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纺纱理论与纺纱工艺论文

纺织厂“煤灰纱”防治技术的研究

主要符号表第1-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前言第10-11页
  1.1.2 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第11-12页
  1.1.3 细纱车间“煤灰纱”的成因第12-13页
  1.1.4 防治“煤灰纱”的意义第13页
 1.2 纺织企业治理“煤灰纱”的技术现状第13-14页
  1.2.1 在生产工艺上采取措施第13页
  1.2.2 用抗静电剂治理“煤灰纱”第13页
  1.2.3 在细纱车间的通风系统上采取措施第13-14页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2 本课题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28页
 2.1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尺度与浓度分布特征第15-20页
  2.1.1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尺度分布特征第15-17页
  2.1.2 影响颗粒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第17-20页
 2.2 纤维过滤材料对颗粒物的过滤机理第20-24页
  2.2.1 纤维捕集颗粒物的机理第20-22页
  2.2.2 纤维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第22页
  2.2.3 纤维过滤材料的阻力第22-23页
  2.2.4 影响过滤材料过滤效率的因素第23-24页
  2.2.5 影响过滤材料过滤阻力的因素第24页
 2.3 纺织品过滤材料第24-28页
  2.3.1 前言第24-25页
  2.3.2 非织造过滤材料第25-28页
3 细纱车间通风状况和压力分布情况的分析第28-36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目前细纱车间的通风状况第28-31页
  3.2.1 细纱车间的机械通风第28-29页
  3.2.2 维护结构的压差所造成的细纱车间空气的渗透第29-31页
 3.3 通风状况对细纱车间压力分布影响第31-34页
  3.3.1 细纱车间通风状况分析第31-32页
  3.3.2 细纱车间的通风状况与压力分布的关系第32-34页
 3.4 保证细纱车间微正压的技术措施第34-35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35-36页
4 实验装置及仪器第36-42页
 4.1 前言第36页
 4.2 本课题测试的主要参数第36-37页
 4.3 各参数的测试方法和原理第37-38页
 4.4 测试滤料过滤性能的实验装置第38-39页
 4.5 主要测试仪器及其性能参数第39-42页
  4.5.1 TSI8520型气溶胶(粉尘)监测仪第39页
  4.5.2 Compuflow 8585型热风速仪第39-40页
  4.5.3 数字微压计第40页
  4.5.4 转子流量计第40页
  4.5.5 TG-328A型分析天平第40-41页
  4.5.6 普通生物显微镜第41-42页
5 过滤材料过滤性能的实验研究第42-48页
 5.1 前言第42页
 5.2 测试对象第42页
 5.3 各种过滤材料在定风速下过滤性能分析第42-44页
  5.3.1 过滤风速为0.2 m/s时测试结果分析第42-43页
  5.3.2 过滤风速为0.5 m/s时测试结果分析第43页
  5.3.3 过滤风速为0.8 m/s时测试结果分析第43页
  5.3.4 过滤风速为1.2 m/s时测试结果分析第43-44页
  5.3.5 测试结果小结第44页
 5.4 驻极体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分析第44-46页
  5.4.1 驻极体过滤材料在不同风速下的过滤性能第44-46页
  5.4.2 驻极体过滤材料的容尘量第46页
 5.5 防治“煤灰纱”过滤材料的优选第46-47页
 5.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6 GZ型鼓式过滤器的性能分析与测试第48-58页
 6.1 前言第48页
 6.2 GZ型鼓式环境空气过滤器第48-49页
  6.2.1 设计思想第48页
  6.2.2 GZ鼓式过滤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8-49页
 6.3 GZ型鼓式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分析第49-54页
  6.3.1 面风速第50-51页
  6.3.2 过滤风速第51页
  6.3.3 过滤效率第51页
  6.3.4 过滤阻力第51-54页
  6.3.5 容尘量及使用寿命第54页
 6.4 GZ型鼓式过滤器的性能测试第54-57页
  6.4.1 面风速第55页
  6.4.2 过滤风速第55-57页
  6.4.3 过滤效率第57页
  6.4.4 过滤阻力第57页
  6.4.5 容尘量和使用寿命第57页
 6.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7 GZ型鼓式过滤器的工程应用第58-66页
 7.1 前言第58页
 7.2 安庆市的气候特征和空气质量状况第58-59页
  7.2.1 安庆市的气候特征第58页
  7.2.2 安庆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第58-59页
 7.3 细纱车间的基本情况第59-61页
  7.3.1 细纱车间的环境空气状况第59页
  7.3.2 细纱车间设备配置及空调通风情况第59-61页
 7.4 GZ型鼓式过滤器的实际应用情况第61-64页
  7.4.1 细纱车间外的大气环境状况第61页
  7.4.2 细纱车间微正压的实现第61-62页
  7.4.3 实际应用中鼓式过滤器的过滤性能第62页
  7.4.4 应用半年后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第62-63页
  7.4.5 细纱车间和生产设备不同位置的空气状况第63-64页
  7.4.6 实际生产中防治“煤灰纱”的效果第64页
 7.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8 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下一篇:El Farol Bar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