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草质量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立题依据与论文总体设计第10-24页
   ·立题依据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1页
     ·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第11-13页
     ·甘草质量差异研究现状第13-16页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16-18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进展第18-21页
     ·研究展望第21页
   ·论文总体设计第21-24页
     ·研究目标第21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第21-22页
     ·预期结果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4-37页
   ·甘草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第24-26页
     ·仪器与试药第24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4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4页
     ·测定方法第24-25页
     ·检测波长确定第25页
     ·方法学考察第25-26页
   ·甘草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第26-29页
     ·仪器与试药第26-27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7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7页
     ·测定方法第27页
     ·检测波长确定第27-28页
     ·方法学考察第28-29页
   ·同时测定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第29-36页
     ·仪器与试药第29页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9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9-30页
     ·色谱条件考察第30-32页
     ·提取条件考察第32-33页
     ·方法学考察第33-35页
     ·样品测定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甘草质量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37-48页
   ·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第37-38页
     ·材料第37-38页
     ·含量测定结果第38页
   ·甘草酸与总皂苷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分析第38-42页
     ·相关分析第38-39页
     ·判别分析第39-40页
     ·回归分析第40-42页
   ·甘草苷与总黄酮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分析第42-45页
     ·相关分析第42页
     ·判别分析第42-44页
     ·回归分析第44-45页
   ·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与总黄酮之间定性关系分析第45-46页
     ·相关分析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草质量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48-60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2页
     ·材料第48-49页
     ·NI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方法第49-50页
     ·甘草近红外图谱采集第50-51页
     ·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第51-52页
   ·甘草酸NI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2-54页
     ·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的选择第52页
     ·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第52页
     ·最佳建模主因子数第52-53页
     ·校正结果第53-54页
   ·甘草苷NI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的选择第54页
     ·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第54-55页
     ·最佳建模主因子数第55页
     ·校正结果第55-56页
   ·异甘草苷NIR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校正集和验证集样品的选择第56页
     ·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第56-57页
     ·最佳建模主因子数第57页
     ·校正结果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5 紫外光度计色度分析法在甘草质量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60-67页
   ·材料第60页
   ·颜色性状的筛选第60-62页
     ·颜色性状分级描述第60-61页
     ·颜色性状与活性成分间相关关系分析第61-62页
   ·色度值与活性成分间相关关系分析第62-65页
     ·色度值计算原理第62-63页
     ·色度值测量第63页
     ·相关关系分析第63-65页
   ·小结第65-67页
6 方法综合评价与模型再验证第67-72页
   ·方法综合评价第67页
     ·简便性与快速性第67页
     ·结果准确率第67页
   ·模型再验证第67-70页
     ·材料第67-68页
     ·近红外图谱采集第68页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第68-69页
     ·验证结果第69-70页
   ·小结第70-72页
7 结论与讨论第72-76页
   ·结论第72-74页
     ·建立了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第72页
     ·建立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分析甘草质量的方法第72-73页
     ·建立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甘草质量的方法第73-74页
     ·甘草断面颜色与其活性成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74页
   ·讨论第74-75页
   ·特色与创新点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胆南星发酵炮制工艺研究
下一篇: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