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新生代地质事件及其对印—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响应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7页
   ·青藏高原以及高原腹地唐古拉山新生代构造、沉积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1-20页
   ·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第20-23页
     ·选题与研究意义第20-2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和创新第23-26页
   ·工作概况与完成的工作量第26-27页
第2章 唐古拉山中生代末-新生代花岗岩侵位与印-亚板块碰撞作用第27-60页
   ·花岗岩时空分布第28-30页
   ·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第30-32页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第32-35页
   ·岩石学特征第35-37页
     ·龙亚拉超单元第36页
     ·木乃超单元第36-37页
     ·赛多浦岗日独立单元第37页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第37-50页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38-48页
     ·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成因第48-50页
   ·岩浆源区及岩浆演化第50-53页
     ·花岗岩的源区性质第50-52页
     ·岩浆演化第52-53页
   ·唐古拉山中生代末-新生代花岗岩侵位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第53-58页
     ·印-亚板块碰撞与壳-幔岩浆作用和唐古拉山中生代末花岗岩的形成第53-55页
     ·印-亚板块碰撞与壳-幔岩浆作用和唐古拉山新生代花岗岩的形成第55-56页
     ·唐古拉山中生代末-新生代花岗岩侵位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3章 唐古拉山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对印-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响应第60-91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第60-61页
   ·研究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第61-64页
   ·唐古拉山新生代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第64-69页
     ·南北向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第64-66页
     ·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的变形时代第66-67页
     ·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的缩短量研究第67-68页
     ·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与青藏高原地壳缩短分析第68-69页
   ·唐古拉山东西向伸展构造与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第69-89页
     ·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地堑构造的基本特点第70-71页
     ·青藏高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研究现状第71-73页
     ·唐古拉山东西向伸展地堑构造第73-85页
     ·东西向伸展地堑构造的成因模式第85-86页
     ·东西向伸展地堑构造与深部地质作用过程第86-87页
     ·东西向伸展变形与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的成生关系第87-88页
     ·东西向伸展构造的地质意义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4章 地唐古拉山表面隆升的地貌效应、沉积响应和地质生态环境变化第91-129页
   ·青藏高原及唐古拉山隆升的地貌效应第91-94页
     ·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貌效应第91-92页
     ·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隆升的地貌效应第92-94页
   ·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隆升的沉积响应第94-110页
     ·古新世~早中新世唐古拉山隆升的沉积响应第95-105页
     ·上新世-早更新世唐古拉山隆升的沉积响应第105-107页
     ·中更新世晚期唐古拉山隆升的冰债物抱粉记录第107页
     ·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中期唐古拉山隆升的沉积响应第107-109页
     ·晚全新世以来唐古拉山隆升的沉积响应第109-110页
   ·唐古拉山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第110-126页
     ·研究区现代冰川的基本特点第111-112页
     ·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气候环境变化第112-123页
     ·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其对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意义第123-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9页
第5章 唐古拉山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高原隆升的机制和过程第129-145页
   ·唐古拉山新生代壳-幔岩浆作用与高原岩石圈演化第129-131页
   ·唐古拉山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伸展作用、沉积作用与高原隆升机制和过程第131-142页
     ·白垩纪末-始新世的印-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的早期隆升第131-137页
     ·晚渐新世~早上新世的陆内汇聚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的中期隆升第137-140页
     ·晚上新世~第四纪的均衡调整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的晚期快速隆升第140-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5页
第6章 结论第145-150页
   ·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45-149页
   ·讨论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9页
图版说明及图版第159-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数据库集成在WEB下的实现
下一篇: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和控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