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2页 |
第二章 弱势群体的界定 | 第12-23页 |
·弱势群体的概念 | 第12-14页 |
·欧美文献的回顾 | 第12页 |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12-14页 |
·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 第14-15页 |
·弱势群体的现状 | 第15-18页 |
·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现状 | 第16页 |
·弱势群体的心理障碍现状 | 第16-18页 |
·弱势群体的需要研究 | 第18-23页 |
·研究弱势群体需要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当前弱势群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 第19-20页 |
·需要层次理论在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工作的必要和现状 | 第23-31页 |
·开展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 第24页 |
·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 第24页 |
·做好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 第24-25页 |
·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选择 | 第25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工作的现状 | 第25-31页 |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26-27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第27-30页 |
·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贯性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弱势群体的介入 | 第31-49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介入的内容 | 第31-34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弱势群体个体价值的定位与开发,强调尊重和志愿观念的培育 | 第31-32页 |
·以“四信”教育为平台,理顺弱势群体的思想情绪,特别要加大弱势群体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合理性”的舆论引领,纠正偏见性印象的障碍 | 第32-33页 |
·加快弱势人群思想宣泄机制的建设,释放激变思想的压迫 | 第33-34页 |
·以自我发展为基础,激活弱势群体的精神动力,使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第3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介入的途径 | 第34-42页 |
·依托政府支持,构建社会安全网 | 第35-37页 |
·依托社会支持,构建社区支持网 | 第37-42页 |
·思想政治教育对弱势群体介入的方法 | 第42-49页 |
·把握弱势群体的思想脉搏,坚持普通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增强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 第42-43页 |
·贴近弱势群体实际,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做好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 第43-44页 |
·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坚决贯彻平等和积极引导的原则,不断增强开展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 第44-45页 |
·积极探索开展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