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背景 | 第9-12页 |
·P2P 网络的发展 | 第10页 |
·P2P 网络的现状 | 第10-12页 |
·P2P 网络中的资源查找 | 第12-13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P2P 网络中的资源定位 | 第15-30页 |
·洪泛算法 | 第15-20页 |
·Gnutella | 第16-20页 |
·Gnutella 的报文结构 | 第16-19页 |
·Gnutella 的路由规则 | 第19-20页 |
·Gnutella 的运行情况 | 第20页 |
·基于DHT 的算法 | 第20-28页 |
·Tapestry | 第21页 |
·Pastry | 第21页 |
·CAN | 第21-22页 |
·Chord | 第22-28页 |
·Chord 的地址空间 | 第22-23页 |
·Chord 的查找过程 | 第23-25页 |
·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新的资源查找策略:高阶Chord | 第30-40页 |
·Chord 的性能瓶颈 | 第30-31页 |
·对Chord 的查询消息路由的分析 | 第31-35页 |
·节点饱和假设 | 第31页 |
·路由表结构 | 第31-32页 |
·未取模前的successor 序列 | 第32-33页 |
·取模后的环形结构 | 第33-34页 |
·Chord 的路由效率 | 第34-35页 |
·新的查找策略 | 第35-39页 |
·三阶Chord 路由表结构 | 第35-36页 |
·三阶Chord 的路由表指针模型 | 第36页 |
·三阶Chord 的性能 | 第36-38页 |
·k 阶Chord 的性能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新算法的仿真 | 第40-60页 |
·仿真软件设计原理 | 第40-44页 |
·未来事件列表 | 第42页 |
·仿真时钟及其推进机制 | 第42页 |
·系统的状态变量 | 第42页 |
·事件进程 | 第42-43页 |
·随机数发生器 | 第43页 |
·仿真结果的输出和分析 | 第43页 |
·系统调度模块 | 第43-44页 |
·网络仿真的一般步骤 | 第44-45页 |
·仿真的实现 | 第45-58页 |
·p2psim 的结构 | 第45-48页 |
·高阶Chord 仿真程序 | 第48-58页 |
·ChorFinger 类的构造函数 | 第50页 |
·初始化处理ChorFinger::initstate() | 第50-51页 |
·路由表维护ChorFinger::fix_fingers() | 第51-54页 |
·稳定化处理ChordFinger::stabilized() | 第54-55页 |
·节点离开处理ChordFinger::oracle_node_died() | 第55-56页 |
·节点加入处理ChordFinger::oracle_node_joined() | 第56-58页 |
·仿真条件设置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模拟查询次数和成功率 | 第60-62页 |
·平均查询时间 | 第62页 |
·10%分位时间 | 第62-63页 |
·中位线时间 | 第63-64页 |
·90%分位时间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申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