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的业务梳理
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4页 |
·业务梳理问题 | 第11-14页 |
·业务梳理问题的分类 | 第14-17页 |
·按业务类型分类 | 第14-15页 |
·按网络拓扑分类 | 第15-16页 |
·按对业务交换的限制分类 | 第16-17页 |
·按梳理的目标分类 | 第17页 |
·业务梳理问题的求解 | 第17-21页 |
·解决思路 | 第18-19页 |
·常用算法 | 第19-2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 第21-22页 |
·本论文各章主要内容介绍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单向环中的业务梳理 | 第24-46页 |
·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遗传算法 | 第26-27页 |
·算法的原始方案 | 第27-35页 |
·编码方案 | 第27-28页 |
·译码方案 | 第28-30页 |
·交叉 | 第30-31页 |
·变异 | 第31-32页 |
·选择策略 | 第32-34页 |
·保存最优 | 第34页 |
·算法方案 | 第34-35页 |
·算法参数分析 | 第35-39页 |
·算法性能与交叉概率的关系 | 第36-37页 |
·算法性能与变异概率的关系 | 第37-38页 |
·算法性能与选择因子的关系 | 第38-39页 |
·译码方案的改进 | 第39-41页 |
·仿真结果 | 第41-44页 |
·算法性能比较 | 第42-43页 |
·算法的运行时间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环网中业务梳理算法的改进 | 第46-59页 |
·算法的化简 | 第46-47页 |
·算法的改进 | 第47-49页 |
·双向译码 | 第47-48页 |
·预优化 | 第48-49页 |
·极值定义及爬山法 | 第49-51页 |
·极值定义 | 第50页 |
·爬山法 | 第50-51页 |
·仿真结果 | 第51-57页 |
·双向译码的效果 | 第52-53页 |
·预优化方法的效果 | 第53-54页 |
·爬山法的效果 | 第54-56页 |
·算法运行时间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格状网中的业务梳理 | 第59-78页 |
·数学模型 | 第59-62页 |
·译码方案 | 第62-70页 |
·网络拓扑的表示法 | 第62-64页 |
·混合拓扑的构造 | 第64-65页 |
·路由算法 | 第65-67页 |
·链路代价的定义 | 第67-68页 |
·染色体的分裂 | 第68-69页 |
·译码算法 | 第69-70页 |
·选择策略 | 第70-71页 |
·规模控制 | 第71-72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72页 |
·仿真的参数和条件 | 第72-73页 |
·仿真结果 | 第73-76页 |
·梳理结果示例 | 第73-74页 |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求解 RWA | 第76页 |
·对算法功能的扩展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光网络的管理 | 第78-95页 |
·光网络管理概述 | 第78-79页 |
·光网络管理系统实现 | 第79-87页 |
·光网络硬件平台 | 第79-81页 |
·网络管理系统整体方案 | 第81-82页 |
·信令系统 | 第82-85页 |
·状态转移图 | 第8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5-87页 |
·ASON 的管理 | 第87-90页 |
·ASON 概述 | 第87-88页 |
·硬件平台 | 第88-89页 |
·总体方案 | 第89-90页 |
·对传送平面管理的实现 | 第90页 |
·对分层路由网络的管理 | 第90-93页 |
·分层路由技术概述 | 第91-92页 |
·网络平台 | 第92页 |
·管理平面总体方案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光上下路单元及三向传输 | 第95-103页 |
·光上下路单元 | 第95-96页 |
·三向传输实验 | 第96-102页 |
·实验装置 | 第97-98页 |
·实验方案 | 第98-99页 |
·实验结果 | 第99-101页 |
·实验结论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 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致谢及声明 | 第111-11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