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济正义理论探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引 言 | 第9-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第10-14页 |
| ·关于“亚当.斯密问题” | 第10-12页 |
| ·关于“经济人” | 第12-13页 |
| ·关于“无形之手” | 第13-14页 |
| ·关于经济正义 | 第14页 |
|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第2章 正义与经济正义 | 第16-25页 |
| ·经济正义的理论起点--正义 | 第16-20页 |
| ·“神”作为基础和根据 | 第16-17页 |
| ·个人美德和社会规范是正义的两种性质 | 第17-18页 |
| ·理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内在精神 | 第18-19页 |
| ·利益和谐是正义的现实尺度 | 第19-20页 |
| ·经济正义 | 第20-25页 |
| ·经济正义的理论源头 | 第20-22页 |
| ·经济正义的理论阐释 | 第22-25页 |
| 第3章 斯密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25-35页 |
| ·斯密时代的哲学与经济学思潮 | 第25-29页 |
| ·自由主义 | 第25-26页 |
| ·个人主义 | 第26-27页 |
| ·苏格兰启蒙运动 | 第27-28页 |
| ·法国重农学派 | 第28-29页 |
| ·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 | 第29-30页 |
| ·斯密道德世界中的正义 | 第30-35页 |
| ·正义与仁慈两种美德的比较 | 第31-32页 |
| ·正义与法律 | 第32-33页 |
| ·正义的终极实现:神的存在以及地狱和天堂 | 第33-35页 |
| 第4章 斯密经济正义的构想 | 第35-47页 |
| ·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 | 第35-36页 |
| ·自然自由制度 | 第36-41页 |
| ·自然自由与自然秩序 | 第36-39页 |
| ·自由竞争与独占 | 第39-41页 |
| ·“守夜人”政府 | 第41-44页 |
| ·“无形之手” | 第44-47页 |
| 第5章 斯密经济正义的社会担当者 | 第47-57页 |
| ·斯密与“经济人” | 第47-48页 |
| ·“经济人”的落脚点--中下等阶层 | 第48-52页 |
| ·生产性劳动者和中下等阶层 | 第48-50页 |
| ·不劳动者和非生产性劳动者 | 第50-51页 |
| ·相对普遍的“经济人” | 第51-52页 |
| ·“经济人”的“利己心” | 第52-57页 |
| ·自利与理性 | 第53页 |
| ·“私恶即公利” | 第53-54页 |
| ·反对重商主义的“利己心” | 第54-55页 |
| ·必要的自利牺牲 | 第55-57页 |
| 第6章 斯密经济正义的社会实践 | 第57-69页 |
| ·社会分工 | 第57-63页 |
| ·社会分工--经济增长 | 第57-59页 |
| ·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 第59-60页 |
| ·社会分工--劳动异化 | 第60-63页 |
| ·节俭与浪费 | 第63-65页 |
| ·分配正义 | 第65-69页 |
| ·三个阶级的分配 | 第65-67页 |
| ·不同职业的分配 | 第67-69页 |
| 第7章 结 语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致 谢 | 第76页 |
| 声 明 | 第76-77页 |
| 本人简历 | 第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