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表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引言 | 第9页 |
2 P、K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P、K的生理功能 | 第9页 |
·P、K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3 果实含糖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 第10-13页 |
·果实中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变化特点 | 第10页 |
·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 第10-12页 |
·矿质营养对蔗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4 P、K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研究 | 第13页 |
5 影响P、K吸收的因素 | 第13-15页 |
·源库关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第13-14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 第14页 |
·植物吸收P的调控机制 | 第14-15页 |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第16-20页 |
·P、K对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第16页 |
·实验处理及方法 | 第16页 |
·测定方法 | 第16页 |
·P、K对蔗糖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16页 |
·实验处理及方法 | 第16页 |
·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16页 |
·P、K向果实运输途径的研究 | 第16-17页 |
·P、K经叶-果实运输途径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P、K经根-果实运输途径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17页 |
·P、K进入果实的关键时期 | 第17-18页 |
·P、K在葡萄结果枝内的分配和P的转化研究 | 第18-19页 |
·~(32)P、~(86)Rb在结果枝的分配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18页 |
·~(32)P的运输形态处理及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营养水平、源库关系、赤霉素对葡萄果实吸收P、K的影响 | 第19-20页 |
·叶片P、K含量影响叶面喷施P、K吸收果实~(32)P、~(86)Rb测定方法 | 第19页 |
·源库关系影响叶面喷施P、K吸收果实~(32)P、~(86)Rb测定方法 | 第19页 |
·赤霉素处理影响叶面喷施P、K吸收果实~(32)P、~(86)Rb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1 叶面喷施KH_2PO_4对葡萄果实品质和蔗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叶面喷施KH_2PO_4对葡萄果实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叶面喷施KH_2PO_4对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第21页 |
·叶面喷施KH_2PO_4对葡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叶面喷施0.5%、1%NaH_2PO_4、KCl对蔗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叶面喷施NaH_2PO_4、KCl对果实中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叶面喷施NaH_2PO_4、KCl对叶片中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3 P、K进入葡萄果实的通道途径和关键时期 | 第24-27页 |
·P、K经叶-果实之间运输的途径 | 第24-25页 |
·P、K经根-果实之间运输的途径 | 第25页 |
·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对P、K的吸收 | 第25-26页 |
·不同处理时期果实吸收P、K的效率比较 | 第26-27页 |
4 P、K在葡萄结果枝内的分配和P的转化研究 | 第27-29页 |
·P、K在葡萄结果枝内的分配 | 第27页 |
·P在运输过程中的转化 | 第27-29页 |
5 营养水平、源库关系、赤霉素对P、K进入葡萄果实的影响 | 第29-31页 |
·叶片P、K含量对果实吸收叶面喷施P、K的影响 | 第29页 |
·源库关系对果实吸收叶面喷施P、K的影响 | 第29-30页 |
·赤霉素处理对果实吸收叶面喷施P、K的影响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1 葡萄果实含糖量和转化酶活性的关系 | 第31页 |
2 P、K对蔗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 葡萄果实P、K的运输途径 | 第32页 |
4 葡萄果实吸收P、K的关键时期 | 第32-33页 |
5 P、K吸收、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