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像灭点进行相机标定的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3页 |
·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 第9-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机标定的研究现状 | 第15-28页 |
·相机模型 | 第15-17页 |
·投影几何 | 第15-16页 |
·针孔相机模型 | 第16-17页 |
·传统标定方法 | 第17-19页 |
·自标定方法 | 第19-24页 |
·灭点标定方法 | 第24-28页 |
第三章 直线检测与灭点的确定 | 第28-42页 |
·直线检测 | 第28-37页 |
·影像的层级表示 | 第28页 |
·边缘检测 | 第28-31页 |
·多直线段拟合 | 第31页 |
·直线特征编组 | 第31-34页 |
·改进的最小二乘直线模板匹配 | 第34-37页 |
·灭点的确定 | 第37-42页 |
·灭点估计 | 第37-39页 |
·稳健性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基于多像灭点的相机标定 | 第42-64页 |
·单像灭点标定原理 | 第42-44页 |
·误差分析 | 第44-46页 |
·多像灭点标定方法 | 第46-60页 |
·标定模型 | 第46-50页 |
·畸变差的检校 | 第50-53页 |
·快速算法 | 第53-55页 |
·基于灭点和几何约束的平差模型 | 第55-60页 |
·标定结果的评定 | 第60-61页 |
·实验小结 | 第61-64页 |
第五章 基于点线混合的相机标定 | 第64-80页 |
·长焦距相机在定标中的问题 | 第64-65页 |
·基于纯旋转的全景摄影 | 第65-66页 |
·基于同名点自标定模型 | 第66-71页 |
·Hartley的基于纯旋转的自标定 | 第66-67页 |
·相关问题 | 第67-68页 |
·基于点标定的平差模型 | 第68-71页 |
·全景影像的直线匹配算法 | 第71-75页 |
·全景影像的生成 | 第72页 |
·同形矩阵剔除粗差同名点 | 第72-75页 |
·基于线的相对控制条件 | 第75-78页 |
·实验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基于多平面格网的相机标定 | 第80-90页 |
·IAC约束 | 第81-83页 |
·概念 | 第81-82页 |
·正交性和极性 | 第82-83页 |
·基于双正交灭点的标定算法 | 第83-86页 |
·误差传播 | 第86-88页 |
·w的协方差矩阵 | 第86-88页 |
·K的协方差矩阵 | 第88页 |
·实验小结 | 第88-90页 |
第七章 实验与分析 | 第90-107页 |
·多像灭点标定实验 | 第90-96页 |
·未考虑畸变差 | 第90-92页 |
·考虑畸变差 | 第92-94页 |
·几何约束 | 第94-96页 |
·点线混合标定实验 | 第96-98页 |
·平面网格标定实验 | 第98-99页 |
·与其它系统的结果比较 | 第99-103页 |
·高精度控制场 | 第99-100页 |
·Australis相机检校软件 | 第100-101页 |
·二维 DLT+光束法平差 | 第101页 |
·Hartley的基于纯旋转的自标定 | 第101-102页 |
·综合标定结果 | 第102-103页 |
·标定结果评定 | 第103-10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 | 第107-108页 |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14-115页 |
后记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