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虚拟环境网络互联支撑软件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页 |
国内外DVE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课题提出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分布式虚拟环境概述 | 第11-16页 |
·DVE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系统仿真 | 第11页 |
·虚拟现实 | 第11页 |
·分布式虚拟现实 | 第11-12页 |
·DVE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数据模型 | 第12-13页 |
·DVE关键技术 | 第13-14页 |
·规模可扩展、功能可扩充、异构型DVE的软件结构 | 第13页 |
·自然的人-机、人-人交互技术 | 第13页 |
·网络通信和网络协议 | 第13页 |
·快速环境建模和实时图形绘制 | 第13-14页 |
·DVE中的时空一致性 | 第14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应用 | 第14-16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在军事上的应用 | 第14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第14-16页 |
第二章 DVE的网络通信及体系结构 | 第16-26页 |
·DVE的网络通信 | 第16-19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对网络通信的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网络通信模型 | 第17-18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通讯消息的分类 | 第18-19页 |
·DVE的体系结构 | 第19-26页 |
·DVE体系结构要求 | 第19-20页 |
·DIS | 第20-22页 |
·HLA | 第22-23页 |
·DIS和HLA的比较 | 第23-25页 |
·DVE中DIS的扩充和改进 | 第25-26页 |
第三章 DVE网络互联支撑软件系统设计 | 第26-29页 |
·SVC-Link需求 | 第26页 |
·SVC-Link的设计 | 第26-29页 |
·SVC-Link的整体设计 | 第26-27页 |
·DVE应用系统网络互联软件结构 | 第27页 |
·SVC-Link系统模块划分 | 第27-29页 |
第四章 PDU处理 | 第29-41页 |
·PDU的解析 | 第29-34页 |
·PDU的类型 | 第29-31页 |
·PDU的结构组成和格式 | 第31-32页 |
·PDU解析类的结构层次 | 第32-34页 |
·PDU的收发 | 第34-36页 |
·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 | 第34页 |
·可靠UDP传输的实现 | 第34-35页 |
·UDP的数据接收和发送 | 第35-36页 |
·PDU数据过滤技术 | 第36-41页 |
·兴趣管理技术 | 第36-37页 |
·组播通信技术 | 第37-38页 |
·过滤方式 | 第38-41页 |
第五章 仿真管理 | 第41-50页 |
·仿真实体管理 | 第41-48页 |
·实体DR模型管理 | 第41-48页 |
·实体属性管理 | 第48页 |
·仿真程序管理 | 第48-50页 |
·仿真程序初始化 | 第48-49页 |
·仿真程序结束 | 第49页 |
·“心跳”PDU管理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时空及事件一致性 | 第50-63页 |
·时间一致性 | 第50-53页 |
·常用的时钟同步方法 | 第50-51页 |
·软件同步方法 | 第51-53页 |
·空间一致性 | 第53-60页 |
·DVE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 第54-56页 |
·坐标转换 | 第56-60页 |
·事件一致性 | 第60-63页 |
·分布式事件的因果关系 | 第60页 |
·事件一致性处理算法 | 第60-63页 |
第七章 系统仿真实验 | 第63-65页 |
·仿真实验环境 | 第63页 |
·仿真实验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致 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