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开关电器、断路器论文--断路器论文

基于电子操动的快速直流断路器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4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直流断路器的发展第12-17页
  1.2.1 反向电压法第13页
  1.2.2 电流转换法第13-14页
  1.2.3 自激振荡法第14-15页
  1.2.4 电流转移法第15-17页
  1.2.5 现有直流断路器的主要技术障碍第17页
 1.3 发展快速直流断路器的必要性第17-18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二章 新型直流断路器的原理与结构设计第24-4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电流转移原理第24-30页
 2.3 电流转移原理的经典实现第30-31页
 2.4 新型结构的直流断路器的结构设计第31-33页
 2.5 系统仿真分析第33-39页
 2.6 线路中剩余电流的开断方案第39页
 2.7 转移电流的最佳投入时间第39-45页
  2.7.1 燃弧时间对分断能力的影响及临界开距的求解第39-41页
  2.7.2 用真空电弧数学模型来分析最佳开距上限第41-45页
  2.7.3 对触头运动速度的要求第45页
 2.8 本章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第三章 真空开关的电子操动第48-78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电子操动系统第48-57页
  3.2.1 传统的操动机构及其可靠性第48-50页
  3.2.2 电子操动系统的组成第50-51页
  3.2.3 电子操动动作时序及操动精度分析第51-54页
  3.2.4 电子操动的可靠度分析第54-57页
 3.3 新型直流断路器的永磁操动机构第57-65页
  3.3.1 永磁操动机构的原理结构第57-59页
  3.3.2 永磁操动机构的有限元分析第59-64页
  3.3.3 永磁操动机构的负载特性第64-65页
 3.4 永磁操动机构的动态仿真第65-71页
  3.4.1 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6-70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第70-71页
 3.5 电磁斥力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第71-75页
  3.5.1 电磁斥力机构的原理结构第71-72页
  3.5.2 电磁斥力机构的磁场分析第72-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四章 直流系统故障的数学模型与智能测控单元的设计第78-92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直流系统故障的数学模型第78-80页
  4.2.1 短路判据的数学表达第79-80页
  4.2.2 短路数据的处理第80页
 4.3 测控单元的硬件组成第80-86页
  4.3.1 信号调理电路第81-84页
  4.3.2 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第84-86页
 4.4 程序设计第86-89页
 4.5 测控单元的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第89-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五章 新型直流断路器系统的实验研究第92-102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智能测控单元实验第93页
 5.3 新型直流断路器的大电流分断实验第93-96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6-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102-104页
创新点摘要第104-105页
附录1:直流断路器样机第105-106页
附录2: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尔迪厄的媒介文化观
下一篇:视频字符叠加与短距离红外无线传输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