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农残级正己烷和质谱级乙腈的纯化工艺研究及标准规范制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1页
   ·引言第17页
   ·高纯有机溶剂的简介第17-18页
   ·正己烷溶剂的概述第18-21页
     ·正己烷的简介第18页
     ·工业级正己烷的生产工艺第18-19页
     ·农残级正己烷的应用和市场状况第19-21页
   ·国内外农残级正己烷的纯化工艺进展第21-23页
     ·精馏工艺第21-22页
     ·吸附分离第22-23页
     ·膜分离第23页
   ·乙腈溶剂的概述第23-26页
     ·乙腈的简介第23-24页
     ·工业级乙腈的生产工艺第24-25页
     ·质谱级乙腈的应用和市场状况第25-26页
   ·国内外质谱级乙腈的纯化工艺进展第26-28页
     ·氧化-吸附联用第27页
     ·蒸馏-吸附联用第27页
     ·氧化-蒸馏-吸附联用第27-28页
     ·其他工艺第28页
   ·高纯有机溶剂标准规范制定的现状第28-29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农残级正己烷全分析方法研究第31-47页
   ·引言第31-32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2-33页
   ·农残级正己烷全分析方法第33-39页
     ·农残分析第33-35页
     ·杂质定性分析第35-37页
     ·纯度分析第37-38页
     ·紫外吸收分析第38-39页
     ·水分含量分析第39页
     ·密度和折光率分析第39页
   ·工业级正己烷的杂质分析和定性第39-46页
     ·利用紫外吸收分析工业级正己烷中的杂质第39-40页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工业级正己烷中的杂质第40-43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工业级正己烷中的杂质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工业级正己烷制备农残级正己烷的纯化工艺研究第47-69页
   ·引言第47-48页
   ·实验部分第48-52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8-49页
     ·农残级正己烷的纯化工艺路线第49-52页
   ·小试实验工艺讨论第52-55页
     ·脱色剂用量优化第52-53页
     ·水洗次数选择第53-54页
     ·回流比选择第54-55页
     ·全回流时间优化第55页
   ·中试放大工艺讨论第55-59页
     ·导热油温度设置第56页
     ·脱轻塔回流比第56-57页
     ·成品塔釜放料速率第57-58页
     ·成品塔回流比第58-59页
   ·中试纯化工艺产品评价第59-64页
     ·农残检测第59-60页
     ·紫外吸光度值检测第60-61页
     ·纯度检测第61页
     ·杂质定性第61-63页
     ·水分含量检测第63页
     ·密度和折光率检测第63-64页
   ·农残级正己烷的质量对比第64-68页
     ·农残检测对比第64-66页
     ·紫外吸收对比第66页
     ·纯度对比第66-67页
     ·综合对比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质谱级乙腈标准的调研和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9-79页
   ·引言第69-70页
   ·质谱级乙腈标准的调研第70-71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71-72页
   ·质谱级乙腈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2-78页
     ·LC-MS适用性第73页
     ·痕量金属离子含量第73-74页
     ·农残检测第74-75页
     ·荧光分析第75-76页
     ·纯度检测第76-77页
     ·紫外吸收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工业级乙腈制备质谱级乙腈的层析工艺研究第79-87页
   ·引言第79页
   ·实验部分第79-81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79-80页
     ·层析柱的装填第80页
     ·实验过程第80-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5页
     ·酸性氧化铝的预处理第81-82页
     ·吸附剂的选择第82-83页
     ·层析柱的失活与再生第83-85页
   ·层析柱的放大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9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5-96页
附件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t基催化剂上H2选择性还原NOx的研究
下一篇:聚(3-烷基噻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