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量子纠缠和连续变量量子隐形传态简介 | 第9-10页 |
| ·EPR纠缠源和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连续变量量子隐形传态的主要理论处理方法 | 第13-19页 |
| ·Braunstein和Kimble方法 | 第13-14页 |
| ·MOE方法 | 第14-15页 |
| ·Sixia Yu与Chang-Pu Sun方法 | 第15-16页 |
| ·Janszky和Koniorczyk方法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优化相干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19-29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相干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19-23页 |
| ·分析对比和数值计算 | 第23-27页 |
| ·结论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优化薛定谔猫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29-33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薛定谔猫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29-32页 |
| ·分析和讨论 | 第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单模压缩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和压缩态压缩参数对保真度的影响 | 第33-40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双模压缩真空态作为纠缠通道时单模压缩态量子隐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33-35页 |
| ·明亮双模压缩态作为纠缠通道时单模压缩态量子隐性形传态的保真度 | 第35-36页 |
| ·数值计算和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