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 第1-25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含义 | 第11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特点 | 第11-13页 |
三、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种类 | 第13-17页 |
(一) 过手证券 | 第13-14页 |
(二) 抵押担保证券 | 第14-15页 |
(三) 剥离式抵押担保证券 | 第15-16页 |
(四) 三种证券及国债、公司债券的比较 | 第16-17页 |
四、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行机制 | 第17-25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行主体 | 第17-19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程序 | 第19-25页 |
第二章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 第25-33页 |
一、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 第25-29页 |
二、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海外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比较 | 第33-45页 |
一、 政府主导型模式--美国 | 第33-36页 |
二、 商业主导型模式--英国 | 第36-38页 |
三、 半政府半商业型模式--加拿大 | 第38-40页 |
四、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5页 |
第四章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与对策 | 第45-57页 |
一、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 | 第45-51页 |
(一) 市场缺陷 | 第45-46页 |
(二) 法律、法规障碍 | 第46-48页 |
(三) 会计、税收制度障碍 | 第48-49页 |
(四) 信用增级、评级体系的缺陷 | 第49-50页 |
(五) 技术、人才障碍 | 第50-51页 |
二、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一) 先开展试点工作 | 第51-52页 |
(二) 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 第52-53页 |
(三)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第53-54页 |
(四) 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4页 |
(五) 采取措施克服信用增级障碍,完善信用评级机制 | 第54-55页 |
(六) 加快金融技术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 | 第55-56页 |
(七) 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上海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方案设想 | 第57-71页 |
一、 基本方案 | 第57-59页 |
(一) 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 | 第57-58页 |
(二) 基本交易流程 | 第58-59页 |
二、 对方案的说明 | 第59-68页 |
(一) 选择上海进行试点的可行性 | 第59-64页 |
(二) 试点机构 | 第64-65页 |
(三) 证券化类型、规模及期限 | 第65页 |
(四) 利率水平确定 | 第65-67页 |
(五) 抵押贷款集合的构建 | 第67-68页 |
三、 方案分析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