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12页 |
| 前言 | 第12-16页 |
| 第一章 中微子研究概述 | 第16-55页 |
| ·中微子物理发展简史 | 第16-25页 |
| ·中微子史前(1896-1930) | 第17页 |
| ·预言中微子(1930-1934) | 第17-18页 |
| ·发现中微子(1935-1956) | 第18-20页 |
| ·第二次发现(1957-1962) | 第20-21页 |
| ·属于CERN的中微子(1963-1983) | 第21-22页 |
| ·自由翱翔的中微子(1983-2003-?) | 第22-23页 |
| ·天际仙踪 | 第23-25页 |
| ·中微子研究概况 | 第25-55页 |
| ·中微子应用物理 | 第25-39页 |
| ·在核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在研究太阳性质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 ·在研究超新星爆发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 ·在高能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 ·在宇宙大爆炸研究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 ·中微子基础物理 | 第39-55页 |
| ·中微子的质量 | 第39-41页 |
| ·中微子振荡 | 第41-50页 |
| ·中微子衰变 | 第50-51页 |
| ·正、反中微子 | 第51-55页 |
| 第二章 TEXONO实验介绍 | 第55-78页 |
| ·TEXONO实验的物理基础 | 第55-59页 |
| ·中微子-电子散射 | 第55-58页 |
| ·中微子与~(133)Cs和~(127)I核的相互作用 | 第58-59页 |
| ·TEXONO实验总体介绍 | 第59-78页 |
| ·实验地点 | 第59-61页 |
| ·实验装置 | 第61-78页 |
| ·探测器 | 第61-66页 |
| ·屏蔽体 | 第66-72页 |
| ·电子学 | 第72-76页 |
| ·远程监控及数据获取系统 | 第76-78页 |
| 第三章 反应堆中微子通量的M-C模拟 | 第78-113页 |
| ·蒙特卡罗方法及MCNP简介 | 第78-81页 |
| ·蒙特卡罗方法简介 | 第78-80页 |
| ·MCNP程序简介 | 第80-81页 |
| ·反应堆电子中微子来源 | 第81-87页 |
| ·由裂变产物核发出的v_e | 第82-86页 |
| ·结构材料核发出的v_e | 第86-87页 |
| ·反应堆电子中微子通量的M-C模拟 | 第87-113页 |
| ·物理模型 | 第87-88页 |
| ·反应堆几何模型 | 第88-104页 |
| ·源中子抽样 | 第104-105页 |
| ·中子通量模拟 | 第105-106页 |
| ·事件记录 | 第106-108页 |
| ·计算结果 | 第108-110页 |
| ·临界计算 | 第110-113页 |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 | 第113-145页 |
| ·数据分析的物理基础 | 第113-118页 |
| ·电子中微子磁矩 | 第113-116页 |
| ·电子中微子衰变 | 第116-118页 |
| ·电子中微子磁矩分析 | 第118-138页 |
| ·数据结构 | 第118-121页 |
| ·数据能量范围 | 第118页 |
| ·原始数据文档结构 | 第118-121页 |
| ·数据处理过程 | 第121-133页 |
| ·N_(sm)(E)、N_(mm)(E)的计算 | 第121-122页 |
| ·N_(on)(E)和N_(bkg)(E)处理 | 第122-133页 |
| ·结果讨论 | 第133-138页 |
| ·电子中微子衰变分析 | 第138-145页 |
| ·分析方法 | 第138-144页 |
| ·分析结果 | 第144-145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145-148页 |
| ·总结 | 第145-146页 |
| ·一点设想 | 第146-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53页 |
| 附录1 | 第153-156页 |
| 附录2 | 第156-166页 |
| 附录3 | 第166-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