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DMR手持机射频接收前端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数字集群通信的标准第11-12页
     ·DMR 数字集群通信第12-13页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超外差接收架构分析第14-22页
   ·射频接收机的形式第14-18页
     ·超外差接收机第14-15页
     ·零中频接收机第15-16页
     ·镜像抑制接收机第16-17页
     ·低中频接收机第17页
     ·数字中频接收机第17-18页
   ·射频接收前端的超外差结构第18-21页
     ·镜像干扰的抑制第19页
     ·中频频率的选择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射频滤波器的设计第22-36页
   ·滤波器的基本理论第22-24页
     ·滤波器的类型第22-23页
     ·滤波器的参数第23-24页
     ·滤波器的结构形式第24页
   ·预选低通滤波器第24-25页
   ·变容管电调谐滤波器第25-35页
     ·电调谐滤波器的形式第26页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第26-27页
     ·变容二极管的谐振回路第27-30页
     ·变容二极管的调谐分析第30-32页
     ·电调谐滤波器的仿真设计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第36-47页
   ·电路的噪声基础第36-37页
   ·低噪放的参数第37-42页
     ·噪声系数第37-38页
     ·功率增益第38-39页
     ·输入输出匹配第39-40页
     ·稳定性第40页
     ·线性范围第40-42页
   ·低噪声放大器第42-46页
     ·放大器件的选择第42-44页
     ·低噪放的仿真设计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混频器的设计第47-56页
   ·混频的基本理论第47-48页
   ·混频电路的参数第48-51页
     ·变频增益/损耗第48页
     ·噪声系数第48-49页
     ·线性度第49-50页
     ·本振激励功率第50-51页
     ·隔离度第51页
     ·阻抗匹配第51页
   ·下变频混频器第51-55页
     ·二极管混频电路第52-53页
     ·混频电路的设计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射频接收前端的硬件实现与测试分析第56-63页
   ·电路的硬件实现第56-58页
   ·电路的测试分析第58-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0页
详细摘要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EMS传感器的无线传感网络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