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概述 | 第8-22页 |
一、 电子政府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8-17页 |
二、 电子政府概念界定及其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第二部分 我国“政府上网”现状与问题 | 第22-45页 |
一、 实施中的“政府上网工程” | 第22-25页 |
二、 电子政府对传统科层制的挑战 | 第25-33页 |
1 、 传统的行政结构被打破,政治体制将重新建构 | 第27-30页 |
2 、 政府组织机构将由繁到简,机构可实现真正的精简、高效 | 第30-32页 |
3 、 对公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 第32-33页 |
三、 电子政府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技术条件 | 第33-38页 |
1 、 促进政府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加强群众对政府的监督 | 第34-35页 |
2 、 促进行政决策结构的交互式发展,扩大公民参政通道,更新参政技术手段 | 第35-37页 |
3 、 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的变革,由“窗口”式转向“人机对话”式 | 第37-38页 |
四、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与美国的差距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8-45页 |
1 、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与美国的差距 | 第38-40页 |
2 、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0-45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实施策略及其实现方式 | 第45-52页 |
一、 电子政府建设的实施策略 | 第45-50页 |
1 、 促使行政领导观念的转变和公务员思想的解放 | 第45-46页 |
2 、 明确发展战略,制定统一规则 | 第46-47页 |
3 、 培养高素质的公共人力资源 | 第47-48页 |
4 、 与政府管理工作进行对接,成立各级政府信息管理机构 | 第48-49页 |
5 、 政府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资力度,加快高速宽带网的建设 | 第49页 |
6 、 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创建与优化电子政府的安全环境 | 第49-50页 |
二、 电子政府建设的实现方式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