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保理业务概述 | 第1-21页 |
第一节 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起源及其发展 | 第7-13页 |
一、 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 | 第7-8页 |
二、 国际保理业务的起源 | 第8-10页 |
三、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国际保理业务的服务项目、种类及运作 | 第13-21页 |
一、 国际保理业务的服务项目 | 第13-14页 |
二、 国际保理业务的种类 | 第14-17页 |
三、 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国际保理业务的利弊及比较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国际保理业务的利弊分析 | 第21-24页 |
一、 对出口商的优势 | 第21-22页 |
二、 对进口商的优势 | 第22-23页 |
三、 对保理商的优势 | 第23-24页 |
四、 国际保理业务的不足 | 第24页 |
第二节 国际保理业务与其他结算及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24-33页 |
一、 国际保理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的比较分析 | 第24-27页 |
二、 国际保理业务与托收、信用证的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三、 国际保理业务与福费廷的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研究 | 第33-55页 |
第一节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历史与现状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 第35-39页 |
一、 银行由于种种原因怠于宣传和拓展国际保理业务 | 第35页 |
二、 出口商经营观念不能及时转变以及对国际保理业务缺乏认识 | 第35-36页 |
三、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有关做法难与国际接轨 | 第36-37页 |
四、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 第37-38页 |
五、 社会信用基础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进一步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风险 | 第39-47页 |
一、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 | 第39-44页 |
二、 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所面临的业务风险 | 第44-46页 |
三、 我国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对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建议 | 第47-55页 |
一、 商业银行要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防范 | 第47-50页 |
二、 商业银行应尽快变革不完善的产权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 | 第50-51页 |
三、 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 第51-52页 |
四、 完善与国际保理业务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52-55页 |
附录一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 | 第55-63页 |
附录二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 | 第63-74页 |
附录三 国际资信调查报告样本 | 第74-81页 |
附录四 国际保理业务运作程序实例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