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的意义 | 第7页 |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研究 | 第7-9页 |
·植物杀虫剂有效成分研究 | 第9-10页 |
·生物碱 | 第9页 |
·萜类 | 第9-10页 |
·黄酮类 | 第10页 |
·精油类 | 第10页 |
·光活化毒素类 | 第10页 |
·其它 | 第10页 |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 第10-12页 |
·拒食作用 | 第10-11页 |
·触杀和胃毒作用 | 第11页 |
·具有引诱、生长调节及生长抑制作用 | 第11页 |
·麻醉作用 | 第11-12页 |
·我国有毒植物概况 | 第12页 |
·蓼科概况 | 第12-13页 |
·蓼科植物的化学成分 | 第13页 |
·红蓼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供试材料 | 第14-15页 |
·供试植物的来源 | 第14-15页 |
·供试桃蚜的来源 | 第15页 |
·供试药剂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红蓼活性成分的提取 | 第15-16页 |
·红蓼活性成分的分离 | 第16-18页 |
·PMEW的初步分离 | 第16-17页 |
·PMEW柱层析分离 | 第17-18页 |
·室内生物活性测试 | 第18-19页 |
·触杀作用 | 第18页 |
·内吸作用 | 第18-19页 |
·拒食作用 | 第19页 |
·EAG(触角电位记录仪)的测试 | 第19-20页 |
·触角电位缓冲液的配置(Ringer's电生理盐水) | 第19页 |
·EAG记录系统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和设计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0-27页 |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的生物活性 | 第20-24页 |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的触杀作用 | 第20-21页 |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的内吸作用 | 第21-22页 |
·红蓼提取物对桃蚜的拒食作用 | 第22-24页 |
·PMEW萃取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24页 |
·PMEW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的分离 | 第24-25页 |
·柱层析流分生物活性测定 | 第25页 |
·红蓼提取物对EAG影响 | 第25-27页 |
·红蓼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桃蚜EAG的反应 | 第25-26页 |
·甲醇提取物的不同浓度对桃蚜EAG的反应 | 第26-2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7-30页 |
·红蓼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分离对桃蚜的生物活性 | 第27-28页 |
·红蓼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桃蚜电生理--触角电位的研究 | 第2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28-29页 |
·活性成分的分离 | 第28页 |
·生物活性分离 | 第28-29页 |
·电生理的研究 | 第29页 |
·植物源农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