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前言第1-11页
第一章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概述第11-17页
 一、 “船舶”的范围第11-13页
  (一) 、 相关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内立法中“船舶”的范围第11-12页
  (二) 、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中应当适用的“船舶”的范围第12-13页
 二、 船舶油污损害的概念、类型第13-14页
  (一) 、 船舶油污损害的概念第13-14页
  (二) 、 船舶油污损害的类型第14页
 三、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定义第14-15页
 四、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同民法中其他侵权行为责任的异同第15-17页
  (一) 、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同民法中一般侵权行为的异同第15页
  (二) 、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同民法中特殊侵权行为的异同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现状和油污现状第17-26页
 一、 有关国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立法第17-19页
 二、 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防污公约第19-20页
 三、 我国目前的油污现状第20-22页
  (一) 、 我国石油运量不断增加,油轮吨位向大型化发展第20-21页
  (二) 、 船舶老化严重、技术状况差、船员整体素质较差第21页
  (三) 货轮的溢油数量和次数亦相当可观第21-22页
 四、 我国船舶溢油损失及赔偿情况第22-23页
 五、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第23-26页
  (一) 、 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尚未健全第23-24页
  (二) 、 清污水平低,清污经费不足第24页
  (三) 、 沿海油污事故赔偿比例较小,数额较少第24页
  (四) 、 我国油轮的承受风险能力低,赔付率低第24-26页
第三章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第26-43页
 一、 1969年CLC及FUND 1971产生的背景第26-27页
 二、 1969年CLC及1992年CLC介绍第27-34页
  (一) 、 1969年CLC介绍第27-32页
  (二) 、 1969年CLC的76年、84年议定书第32页
  (三) 、 1992年CLC介绍第32-34页
  (四) 、 CLC2000年修正案第34页
 三、 FUND 1971第34-37页
 四、 FUND 1971的议定书第37-38页
 五、 FUND 1971和FUND 1992的比较第38页
 六、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增补基金第38-39页
 七、 2001年《关于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国际公约》第39-43页
第四章 美国和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简介第43-49页
 一、 美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第43-47页
  (一) 、 OPA90第43-45页
  (二) 、 美国溢油责任信托基金第45-47页
  (三) 、 美国油污立法的新发展第47页
 二、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第47-49页
第五章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际立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49-54页
 一、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际立法的特点第49-51页
 二、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第51-54页
第六章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第54-65页
 一、 CLC责任公约和2001年燃油公约的规定第54-55页
 二、 OPA90的规定第55页
 三、 英国《1995年商船航运(油污)法》的规定第55-56页
 四、 2002年IOPC Fund Claims Manuals(《索赔手册》)中可接受的索赔请求第56-63页
 五、 中国法院实践中认可的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第63页
 六、 我国制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时应当规定的赔偿范围第63-65页
第七章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第65-68页
 一、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必要性第65-66页
 二、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可行性第66页
 三、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资金来源第66-67页
 四、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摊款数额第67页
 五、 我国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可采用的体系第67-68页
第八章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之重要保障--强制保险(财务保证)和直接诉讼第68-75页
 一、 我国建立船舶油污损害强制保险(财务保证)制度的法律基础第68页
 二、 强制保险(财务保证)的必要性第68-69页
 三、 我国实施油船强制保险(财务保证)的前景第69-70页
 四、 关于我国制定油船强制保险(财务保证)具体内容的相关建议第70-72页
 五、 对船舶油污赔偿责任保险人或者财务保证人的直接诉讼第72-75页
结束语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化犯研究
下一篇:可扩展的文本分类系统的核心API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