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现状 | 第9-12页 |
·我国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 | 第9页 |
·国外燃料电池发展状况 | 第9-12页 |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燃料电池发电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 第12-20页 |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理由 | 第13-14页 |
·各种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综合比较 | 第14-15页 |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燃料电池发电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燃料电池发电的经济性 | 第16-17页 |
·燃料电池发电对我国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 | 第17-19页 |
·我国发展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重大意义 | 第19-20页 |
·燃料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0-22页 |
2 燃料电池概述 | 第22-30页 |
·燃料电池原理 | 第22-24页 |
·什么是燃料电池 | 第22页 |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 第22-23页 |
·燃料电池与电池的区别 | 第23-24页 |
·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24-26页 |
·关键材料与部件 | 第26-27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27-28页 |
·燃料电池的应用 | 第28-30页 |
3 燃料电池电堆模型及其数值分析 | 第30-43页 |
·MCFC单体电气模型 | 第30-35页 |
·燃气利用率 | 第31-32页 |
·MCFC的Nernst电压与燃气利用率的关系 | 第32-34页 |
·MCFC单体有效阻抗 | 第34-35页 |
·MCFC单体输出电压 | 第35页 |
·MCFC电堆的电气特性 | 第35-36页 |
·MCFC电堆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单体输出电压-燃气利用率关系的实验与仿真比较 | 第37页 |
·电堆输出电压及电流密度响应的仿真 | 第37-38页 |
·动态守恒方程 | 第38-42页 |
·气流组分传输方程 | 第38-39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39-40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40-41页 |
·守恒方程仿真 | 第41-42页 |
·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4 基于MATLAB/SIMULINK燃料电池动态模型 | 第43-57页 |
·燃料电池电堆电化学模型 | 第43-48页 |
·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电堆电压 | 第44-45页 |
·稳态分析 | 第45-46页 |
·暂态分析 | 第46-48页 |
·燃料电池并网运行模型 | 第48-54页 |
·非线性系统模型 | 第48-52页 |
·线性化动态模型 | 第52-54页 |
·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研究 | 第54-57页 |
5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研究 | 第57-66页 |
·MCFC系统发电原理 | 第57-59页 |
·MCFC单电池 | 第57-58页 |
·MCFC电堆 | 第58-59页 |
·MCFC发电系统 | 第59页 |
·MCFC发电系统开发要项 | 第59-64页 |
·电池元件(电极和电解质)性能的提高 | 第59-60页 |
·燃料的处理 | 第60页 |
·余热利用 | 第60-61页 |
·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汽轮机联合发电 | 第61页 |
·电力调节器和并网 | 第61-63页 |
·控制系统 | 第63-64页 |
·MCFC发电系统容量 | 第64-65页 |
·全球的市场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66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6-77页 |
声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