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软件复用 | 第9-10页 |
·软件复用概念 | 第9页 |
·软件复用分类 | 第9页 |
·软件复用的意义 | 第9-10页 |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软件过程技术 | 第10-11页 |
·面向对象技术 | 第11页 |
·分布式对象技术 | 第11-12页 |
·组件技术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组件技术规范 | 第14-32页 |
·组件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组件的概念 | 第14-15页 |
·组件的分类 | 第15页 |
·组件技术的优点 | 第15-16页 |
·COM/DCOM和COM+ | 第16-22页 |
·微软组件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 第16-17页 |
·COM技术 | 第17-19页 |
·DCOM技术 | 第19页 |
·COM+技术 | 第19-22页 |
·CORBA技术 | 第22-25页 |
·CORBA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CORBA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CORBA服务 | 第24-25页 |
·EJB组件技术 | 第25-29页 |
·J2EE简介 | 第26-27页 |
·EJB的体系结构 | 第27-29页 |
·常用组件规范比较 | 第29-32页 |
·三者之间的区别 | 第29-30页 |
·组件规范相互间的联系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 第32-43页 |
·结构化开发方法 | 第32页 |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 第32-34页 |
·基于组件的开发方法 | 第34-35页 |
·CBD/CBSE概念 | 第34页 |
·CBD与面向对象技术的区别 | 第34-35页 |
·CBD的设计目标 | 第35页 |
·组件软件的设计 | 第35-43页 |
·组件软件的分析与设计 | 第36-40页 |
·组件实现和局部测试 | 第40页 |
·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的组装 | 第40-41页 |
·整体测试 | 第41-43页 |
第4章 基于组件技术的资质与招投标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43-60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3-46页 |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第46-50页 |
·系统管理 | 第46-47页 |
·用户管理 | 第47页 |
·信息管理 | 第47-48页 |
·信息查询 | 第48-49页 |
·报表子系统 | 第49页 |
·工程辅助决策子系统 | 第49-50页 |
·系统组件的抽取 | 第50-51页 |
·系统组件的设计 | 第51-55页 |
·用户管理组件设计 | 第52页 |
·动态数据输入的设计 | 第52-53页 |
·通用查询组件的设计 | 第53页 |
·动态报表的设计 | 第53-55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5-57页 |
·数据库设计准则 | 第55-56页 |
·资质与招投标系统用表 | 第56-57页 |
·系统结构 | 第57-59页 |
·系统网络结构 | 第57-58页 |
·系统逻辑结构 | 第58-59页 |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59-60页 |
第5章 资质与招投标系统中组件的实现 | 第60-71页 |
·表示层的功能实现 | 第60-62页 |
·自定义组件的实现 | 第62-67页 |
·在Delphi中开发自定义组件 | 第62-63页 |
·通用查询组件(TTyQuery)的实现 | 第63-65页 |
·动态报表(TActReport)的实现 | 第65-67页 |
·基于组件的系统实现 | 第67-71页 |
·数据库连接 | 第67-68页 |
·创建服务器 | 第68-69页 |
·创建客户程序 | 第69-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