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第8-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9-13页 |
| ·体系架构的研究 | 第9-11页 |
| ·软件建模方法的研究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的组织 | 第13-15页 |
| 第2章 UML语言研究 | 第15-25页 |
| ·为什么要使用UML语言 | 第15页 |
| ·UML语言的发展历程 | 第15页 |
| ·UML的结构 | 第15-16页 |
| ·UML的语义构造块 | 第16-21页 |
| ·物件 | 第17页 |
| ·关系 | 第17-18页 |
| ·图 | 第18-21页 |
| ·UML公共机制 | 第21-23页 |
| ·规格说明 | 第22页 |
| ·修饰 | 第22页 |
| ·公共分类 | 第22页 |
| ·扩展机制 | 第22-23页 |
| ·构架 | 第23-24页 |
| ·UML语言的特点 | 第24-25页 |
| 第3章 基于UML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 第25-29页 |
|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特点 | 第25-26页 |
| ·RUP软件开发方法 | 第26-27页 |
| ·迭代工作流 | 第26-27页 |
| ·RUP结构 | 第27页 |
| ·为项目实例化RUP | 第27-29页 |
| 第4章 UML建模技术在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第29-53页 |
|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简述 | 第29-31页 |
| ·业务流程建模 | 第31-32页 |
| ·需求分析--用例建模 | 第32-38页 |
| ·用例的级别 | 第33页 |
| ·用例建模 | 第33-34页 |
|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用例建模 | 第34-38页 |
|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 第38-45页 |
| ·发现对象和类 | 第38-40页 |
| ·用例实现 | 第40-45页 |
| ·面向对象的设计阶段 | 第45-53页 |
|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45-47页 |
| ·业务对象设计 | 第47-48页 |
| ·对象持久设计--映射对象到关系数据库 | 第48-50页 |
| ·数据存取部分的设计 | 第50-51页 |
| ·用户界面部分设计 | 第51-52页 |
| ·各层对象之间的交互 | 第52-53页 |
| 第5章 分布式技术研究 | 第53-72页 |
| ·三层体系结构 | 第53-56页 |
| ·结构介绍 | 第53-54页 |
| ·Windows DNA体系结构 | 第54-56页 |
| ·COM+组件服务 | 第56-63页 |
| ·COM+发展简史 | 第56页 |
| ·COM和DCOM | 第56-57页 |
| ·COM+的产生 | 第57-59页 |
| ·COM+的体系结构 | 第59-60页 |
| ·COM+的技术特点 | 第60-63页 |
| ·ASP和COM+ | 第63-65页 |
| ·ASP | 第63-64页 |
| ·利用ASP构建三层应用 | 第64-65页 |
| ·WEB SERVICE | 第65-72页 |
| ·Web Service简介 | 第66页 |
| ·Web Service核心技术 | 第66-70页 |
| ·Web Service优点 | 第70-72页 |
| 第6章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 第72-76页 |
|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提出的背景 | 第72-73页 |
| ·采油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73-76页 |
| 第7章 总结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