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2-30页 |
·适应 | 第12-16页 |
·适应的概述 | 第12-14页 |
·视觉适应 | 第14页 |
·听觉适应 | 第14-16页 |
·面孔适应 | 第16-27页 |
·面孔适应 | 第16-17页 |
·面孔适应与启动 | 第17-20页 |
·面孔适应的知觉结果 | 第20-22页 |
·面孔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面孔适应的电生理效应 | 第25-27页 |
·类别间面孔适应 | 第27-30页 |
·Cross-modal 面孔适应 | 第27-28页 |
·Cross-Category 面孔适应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构思 | 第30-36页 |
·对以往研究的总结 | 第30-3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2-34页 |
·研究目的 | 第32-33页 |
·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本研究的框架 | 第34-3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36-95页 |
·实验一:类别间面孔适应的行为效应与电生理效应 | 第36-49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6页 |
·实验一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6-48页 |
·实验一小结 | 第48-49页 |
·实验二:类别间面孔适应的影响因素——适应刺激形式 | 第49-59页 |
·研究目的 | 第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研究结果 | 第50-57页 |
·实验二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7-58页 |
·实验二小结 | 第58-59页 |
·实验三:类别间面孔适应的影响因素——特征关联强度 | 第59-72页 |
·研究目的 | 第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研究结果 | 第60-70页 |
·实验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70-71页 |
·实验三小结 | 第71-72页 |
·实验四:类别间面孔适应的影响因素——注意负荷 | 第72-86页 |
·研究目的 | 第72页 |
·研究方法 | 第72-74页 |
·研究结果 | 第74-84页 |
·实验四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84-85页 |
·实验四小结 | 第85-86页 |
·实验五:类别间面孔适应的知觉结果——视觉敏感性的变化 | 第86-95页 |
·研究目的 | 第86页 |
·研究方法 | 第86-88页 |
·研究结果 | 第88-92页 |
·实验五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92-94页 |
·实验五小结 | 第94-95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95-103页 |
·类别间面孔适应 | 第95-97页 |
·适应刺激呈现时间 | 第97-98页 |
·适应刺激形式 | 第98-99页 |
·注意负荷 | 第99-101页 |
·适应引起的视觉敏感性变化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研究结论 | 第103页 |
·研究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