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防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8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9-11页
   ·蠕虫及其研究现状第11-15页
     ·蠕虫定义及结构第11-12页
     ·蠕虫工作及传播机制第12-13页
     ·蠕虫检测防御研究现状第13-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6-18页
2 蠕虫与高交互蜜网概述第18-22页
   ·蜜罐及其发展历程第18-19页
     ·蜜罐的概念和分类第18页
     ·蜜罐发展历程第18-19页
   ·蜜网技术概述第19-20页
     ·蜜网技术基本概念第19页
     ·蜜网技术核心需求第19-20页
   ·高交互蜜网研究现状第20-22页
     ·高交互蜜网概念和特点第20页
     ·高交互蜜网研究现状第20-22页
3 改进的高交互蜜网数据分析聚类算法第22-32页
   ·聚类分析概述第22-24页
     ·聚类基本思想第22页
     ·聚类分析算法第22-24页
   ·常用聚类分析算法第24-26页
     ·基于划分聚类的 K-MEANS 算法第24-25页
     ·基于密度聚类的 DBSCAN 算法第25-26页
   ·基于 DBSCAN 初始簇的 K-MEANS 聚类分析算法第26-31页
     ·算法基本思想第26-27页
     ·算法描述第27-28页
     ·代表对象选取算法第28-31页
   ·小结第31-32页
4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传播模型第32-44页
   ·常用蠕虫传播模型相关研究第32-35页
   ·H-SIR 传播模型的构建第35-42页
     ·影响 H-SIR 传播模型构建的主要因素第36-37页
     ·H-SIR 模型主机状态转换情况及符号说明第37-39页
     ·H-SIR 模型传播规律公式推导第39-42页
   ·小结第42-44页
5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捕获控制机制第44-59页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捕获控制机制功能结构第44-54页
     ·蠕虫捕获分析功能模块第45-51页
     ·保护主机安全功能模块第51-53页
     ·蠕虫攻击响应功能模块第53-54页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捕获控制机制物理结构第54-55页
   ·基于高交互蜜网的蠕虫捕获控制机制逻辑结构第55-57页
     ·捕获分析阶段逻辑流程第56-57页
     ·攻击响应阶段逻辑流程第57页
   ·小结第57-59页
6 仿真与评价第59-67页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59-65页
   ·小结第65-67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研究总结第67-68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校园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大型深水贫营养型水库的超微浮游植物群落--以流溪河水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