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信道编码的研究和实现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8-10页 |
| 1.2 WCDMA系统介绍 | 第10-12页 |
| 1.3 WCDMA中的编码方式概述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WCDMA信道编码协议分析 | 第14-33页 |
| 2.1 CRC添加 | 第16-17页 |
| 2.2 传输块级连与分段 | 第17-18页 |
| 2.3 信道编码 | 第18-20页 |
| 2.3.1 卷积编码 | 第18-19页 |
| 2.3.2 Turbo编码 | 第19-20页 |
| 2.4 速率匹配 | 第20-25页 |
| 2.4.1 固定位置速率匹配 | 第21-23页 |
| 2.4.2 灵活位置的速率匹配 | 第23-25页 |
| 2.5 DTX插入 | 第25-27页 |
| 2.5.1 第一次DTX插入 | 第26页 |
| 2.5.2 第二次DTX插入 | 第26-27页 |
| 2.6 第一次交织 | 第27-29页 |
| 2.7 无线帧分段 | 第29页 |
| 2.8 TrCH复用 | 第29页 |
| 2.9 物理信道分段 | 第29-33页 |
| 2.9.1 输入参数 | 第30-31页 |
| 2.9.2 处理过程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编解码算法进一步分析 | 第33-55页 |
| 3.1 编码基本知识 | 第33-35页 |
| 3.2 卷积码 | 第35-39页 |
| 3.2.1 卷积译码 | 第36-39页 |
| 3.3 TurbO码 | 第39-55页 |
| 3.3.1 Turbo编码 | 第39-40页 |
| 3.3.2 Turbo译码 | 第40-55页 |
| 第四章 数字信号处理 | 第55-64页 |
| 4.1 DSP介绍 | 第55页 |
| 4.2 DSP的选择策略 | 第55-57页 |
| 4.3 TMS320C62Xdsp的基本结构 | 第57-60页 |
| 4.3.1 哈佛结构 | 第58-59页 |
| 4.3.2 流水线 | 第59页 |
| 4.3.3 专用的硬件乘法器 | 第59-60页 |
| 4.3.4 特殊的DSP指令 | 第60页 |
| 4.3.5 快速的指令周期 | 第60页 |
| 4.4 TI DSP的开发工具——CCS | 第60-64页 |
| 第五章 信道编码在DSP上的实现 | 第64-78页 |
| 5.1 系统概述 | 第64-66页 |
| 5.2 配置项级别的设计思路 | 第66-78页 |
| 5.2.1 信令处理配置项 | 第68-71页 |
| 5.2.2 软件调度配置项 | 第71-74页 |
| 5.2.3 算法处理配置项 | 第74-75页 |
| 5.2.4 操作维护和可测性配置项 | 第75-78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 附录: 信道编码中用到的一些术语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