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理論界定及其發展概述 | 第11-49页 |
(一) 香港現代派小說產生的區域因素及思想契機 | 第11-17页 |
(二) 發軔期:香港現代派小說的前衛意識及表述特徵 | 第17-24页 |
(三) 發展期:香港現代派小說的實驗意識及藝術體現 | 第24-32页 |
(四) 成熟期:香港現代派小說的包容意識及多極取向 | 第32-39页 |
(五)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身份定位及認同原則 | 第39-49页 |
第二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文本建構與審美取向 | 第49-83页 |
(一) 召喚元素型文本建構:激發解讀的審美再創造 | 第50-55页 |
(二) 互文元素型文本建構:文意的派生與交相引發 | 第55-62页 |
(三) 網狀元素型文本建構:共時多向性的傳送信息 | 第62-71页 |
(四) 感覺元素型文本建構:在內在結構中尋找意蘊 | 第71-83页 |
第三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城市背景與文化話語 | 第83-121页 |
(一) 城市外部景觀的顛覆:向人性荒誕話语傾斜 | 第84-92页 |
(二) 城市人際事端的契合:向現代隱喻話语演繹 | 第92-101页 |
(三) 城市多維視角的呈現:向文化訴求話語轉換 | 第101-111页 |
(四) 城市本土意識的懷想:向文化回歸話语尋找 | 第111-121页 |
第四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藝術形態與主題意念 | 第121-161页 |
(一) 意義外延的拼貼視覺形態與暗示式主題意念 | 第123-131页 |
(二) 論辯色彩的考証推測形態與懸疑式主題意念 | 第131-140页 |
(三) 紛然雜陳的陌生設定形態與散射式主題意念 | 第140-150页 |
(四) 複雜多變的語體融合形態與宣泄式主題意念 | 第150-161页 |
第五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西方色調與中國情結 | 第161-196页 |
(一) 敞開與重建:文本關聯中的本土情調 | 第162-169页 |
(二) 超越與澄清:藝術嫁接中的中國品格 | 第169-178页 |
(三) 混合與爬梳:語言雜糅中的民族特色 | 第178-185页 |
(四) 放逐與復歸:文化融合中的區域色彩 | 第185-196页 |
第六章 香港現代派小說的內質流變與發展路向 | 第196-230页 |
(一) 後現代外化意識:從現存書寫走向世界姿態 | 第197-204页 |
(二) 後現代整合意識:從理念嬗變走向藝術調整 | 第204-213页 |
(三) 後現代同構意識:從主觀強化走向自我解構 | 第213-220页 |
(四) 後現代使命意識:從個人言說走向人文關懷 | 第220-230页 |
結語 | 第230-233页 |
附錄: | 第233-237页 |
(一) 有關香港現代派小說書目索引 | 第233-236页 |
(二) 主要參考書目及資料索引 | 第236-2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