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第15-17页 |
| ·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NMP) | 第17-30页 |
| ·NMP的引发/调控体系 | 第17-19页 |
| ·氮氧自由基调控机理 | 第19-20页 |
| ·NMP的动力学研究 | 第20-22页 |
| ·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 ·新型稳定氮氧自由基 | 第23-25页 |
| ·氮氧自由基调控光聚合(NMPP) | 第25-30页 |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光敏型位阻胺调控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合成产物的结构表征与组成分析 | 第33-34页 |
| ·调控剂的光谱特性与光敏性能表征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 ·结构表征与组成分析 | 第34-39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6页 |
|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第36页 |
| ·元素分析 | 第36-37页 |
| ·质谱分析 | 第37-38页 |
| ·电子顺磁共振谱分析 | 第38-39页 |
| ·调控剂的光谱特性与光敏性能表征 | 第39-43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44-55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 ·聚合单体的选择 | 第45-46页 |
| ·薄膜反应器的选择 | 第46-48页 |
| ·光引发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 ·辐照光强的选择 | 第49-50页 |
| ·光聚合反应的环境效应 | 第50-52页 |
| ·光聚合原理及聚合速率方程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光敏型位阻胺调控下MMA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5-74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5-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 ·MMA均聚物表征 | 第56-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2页 |
| ·光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辐照光强对聚合的影响 | 第58-59页 |
| ·Q-TEMPO/光引发剂配比对聚合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优化条件下MMA可控/“活性”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特征 | 第60-62页 |
| ·光敏化氮氧自由基调控下MMA光聚合反应动力学探讨 | 第62-69页 |
| ·MMA均聚物的表征 | 第69-72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69-71页 |
| ·核磁共振谱(~1H-NMR) | 第71-72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PMMA-b-PIBOM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74-84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 ·原料与仪器 | 第74-75页 |
| ·实验方法 | 第75页 |
| ·嵌段共聚物的综合表征 | 第75-7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 ·大分子引发剂PMMA-Q-TEMPO光敏性表征 | 第76页 |
| ·第二单体的选择 | 第76-77页 |
| ·PMMA-b-PIBOMA的合成路线 | 第77-78页 |
| ·PMMA-b-PIBOMA嵌段共聚物的综合表征 | 第78-83页 |
| 1) GPC分析 | 第78-79页 |
| 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9-81页 |
| 3) 核磁分析 | 第81-82页 |
| 4) 热失重分析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结论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待)发表论文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