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开放中国的对外战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绪论第1-7页
第一章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近代中国的开放之路第7-25页
 第一节 古代中国人世界观念的演变及其危机第7-10页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近代中国的扭曲“开放”之路第10-25页
  一、近代中国人的开放思想第10-15页
   (一) 冲破传统“夷夏之辨”大防的开端:“师夷”思想第11-13页
   (二) 变法·革命—资产阶级的破旧立新第13-14页
   (三) 全盘反传统主义第14-15页
  二、封闭的社会,“开放”的国门:近代“开放”的扭曲性与矛盾第15-18页
  三、被迫“开放”下的外交选择第18-25页
第二章 新中国发展道路和对外政策的经验与教训第25-50页
 第一节 新中国的世界意识及“一边倒”对外战略第25-37页
  一、新中国的世界意识第25-31页
   (一) 时代特征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第25-27页
   (二) 两制并存的世界:两个体系论及两制关系认识第27-29页
   (三) 独立自主的主导思想第29-31页
  二、冷战体制及一边倒战略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第31-37页
   (一) 一边倒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第31-32页
   (二) “一边倒”战略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第32-37页
 第二节 国际环境的变化及对外战略调整第37-50页
  一、从“一边倒”到“全面出击”第37-44页
   (一) 对世界形势的新认识第37-38页
   (二) 中苏关系的破裂及国际战略的转变第38-40页
   (三) 自力更生道路及对外关系的曲折第40-44页
  二、开放的前奏:70年代初的战略调整——三个世界理论及一条线战略第44-50页
   (一) 战略依据第44-45页
   (二) 一条线战略及三个世界理论第45-47页
   (三) 开放的前奏:新的国际战略带来的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第47-50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第50-69页
 第一节 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程第50-54页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国际环境和思想前提第50-52页
  二、对外开放及其所带来的中国社会变化第52-54页
 第二节 开放的世界与中国的开放: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第54-69页
  一、相互联系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第54-56页
  二、社会主义只有在开放中才能获得最大发展第56-59页
  三、对外开放的内涵第59-62页
  四、开放的中国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对外目标第62-66页
  五、超越自我:对外开放中的民族心理第66-69页
第四章 对外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战略演变第69-95页
 第一节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第69-89页
  一、对外开放与对外关系变化第69-73页
  二、适应战略转变要求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第73-76页
  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下的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第76-89页
   (一) 时代认识的指导意义第76-79页
   (二) 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外部环境的改善第79-81页
   (三) 全方位外交第81-89页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的外交战略调整第89-95页
  一、冷战后的中国外部环境变化及对外方针第89-90页
  二、冷战后的中国战略关系变化第90-95页
第五章 中国与世界:跨世纪中国对外战略问题第95-132页
 第一节 当代世界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95-108页
  一、走向21世纪的世界基本特征第95-101页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101-108页
 第二节 跨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第108-132页
  一、跨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目标与原则第108-115页
   (一)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第108-112页
   (二) 新时期对外战略原则第112-115页
  二、跨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结构第115-125页
   (一) 中国的基本安全利益第115-118页
   (二) 开放的中国跨世纪对外战略基本结构第118-125页
  三、所谓“中国威胁论”及我们的对策第125-132页
结语第132-134页
参考书目第134-140页
后记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衰老过程中一氧化氮等信号传导因子的改变及免疫调节药物的研究
下一篇: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55基因的克隆及其拮抗剂筛选方法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