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第10-13页 |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研究与发展 | 第12-13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微传感器应用现状 | 第13-17页 |
·在生物上的应用 | 第13-15页 |
·在医学及其它方面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Metglas传感器及其在气体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正负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磁致伸缩机理及磁化特性的研究 | 第21-30页 |
·磁致伸缩现象机理 | 第21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特性 | 第21-23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物理效应 | 第21-22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磁致伸缩特性 | 第22-23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式振动模型 | 第23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材料成分对薄膜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基层厚度对薄膜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悬臂长度对薄膜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超磁致伸缩薄膜的制备 | 第25-27页 |
·双层GMF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GMF的制备工艺参数 | 第26-27页 |
·铜基超磁致伸缩薄膜的性能检测 | 第27-29页 |
·铜基超磁致伸缩薄膜的表面形貌 | 第27-28页 |
·铜基超磁致伸缩薄膜的磁化特性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驱动磁场的设计方法及有限元仿真 | 第30-51页 |
·驱动线圈设计方法及功率优化 | 第30-38页 |
·单个空心圆柱线圈的中心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单个空心圆柱线圈的磁场系数 | 第31-33页 |
·赫姆霍茨线圈的几何参数确定 | 第33-35页 |
·赫姆霍茨空心圆柱线圈的功率优化 | 第35-38页 |
·赫姆霍茨线圈的均匀度分析 | 第38-41页 |
·驱动磁场的轴向均匀度分析计算 | 第38-39页 |
·驱动磁场的径向均匀度分析计算 | 第39-41页 |
·赫姆霍茨线圈的设计方法及中心磁感应强度与驱动电流的关系 | 第41-43页 |
·赫姆霍茨线圈的设计方法 | 第41-43页 |
·中心磁感应强度与驱动电流的关系 | 第43页 |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的驱动磁场均匀度有限元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43-50页 |
·驱动磁场的均匀度有限元仿真 | 第43-48页 |
·驱动磁场的实验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4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静动态特性研究 | 第51-64页 |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静动态特性检测装置 | 第51-54页 |
·检测装置的整体设计 | 第51-52页 |
·夹持装置的设计 | 第52-54页 |
·静态特性实验 | 第54-57页 |
·GMF的磁致伸缩与驱动电压的关系 | 第55页 |
·GMF的磁致伸缩与薄膜尺寸参数的关系 | 第55-56页 |
·GMF的磁致伸缩与磁场强弱的关系 | 第56-57页 |
·悬臂梁结构超磁致伸缩薄膜的振动特性实验 | 第57-61页 |
·正负超磁致伸缩薄膜梁的力学分析 | 第57-59页 |
·正负超磁致伸缩薄膜梁的振动分析 | 第59-61页 |
·动态特性实验 | 第61-63页 |
·甩胶对正负超磁致伸缩薄膜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正负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系统的振动频率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5 具用气敏涂层的GMF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 第64-70页 |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检测气体的原理 | 第64-65页 |
·气敏涂层的制备 | 第65-67页 |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对气体浓度的响应 | 第67-68页 |
·具有气敏涂层的GMF气体传感器工作曲线标定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