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物业税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关于物业税本身 | 第12-15页 |
一、物业税定义 | 第12页 |
二、物业课税的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物业税的法律价值分析 | 第15-18页 |
一、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 第15-16页 |
二、实现经济秩序与事实自由的统一 | 第16-17页 |
三、实现实质正义和社会总体公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物业税征收的比较研究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国外及港台地区物业税税收制度 | 第18-29页 |
一、美国财产税制 | 第18-20页 |
二、英国房地产税制 | 第20-23页 |
三、加拿大地产税—以安大略省为例 | 第23-25页 |
四、香港地区不动产保有税种 | 第25-27页 |
五、台湾地区房地产税制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境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一、物业税为地方税种,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 第29-30页 |
二、多采取“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征税原则 | 第30页 |
三、从征管手段看,配套措施完善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分析 | 第32-41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费研究 | 第32-35页 |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现状 | 第32-34页 |
二、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的行政性收费情况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对现行房地产税费体制的评价 | 第35-38页 |
一、内外税制不统一,违背税收国民待遇原则 | 第35-36页 |
二、税制设计不合理,违背税收的财政原则 | 第36页 |
三、税基较窄,税款流失严重 | 第36页 |
四、重复征税严重,税负不公平 | 第36-37页 |
五、重交易、轻保有,阻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 第37页 |
六、税费混乱,费挤税现象严重 | 第37-38页 |
七、配套制度亟待完善 | 第38页 |
第三节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现实意义 | 第38-41页 |
一、改变我国不动产税制中重交易、轻保有的局面,进一步实现房地产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 第38页 |
二、以开征物业税作为建立和健全我国财产税体系的开端 | 第38-39页 |
三、改变房地产市场现有融资模式,降低金融风险 | 第39-40页 |
四、发挥税收杠杆作用,调节 房地产市场的需要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征收物业税的具体建议 | 第41-63页 |
第一节 开征物业税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 第41-51页 |
一、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的关系 | 第41-47页 |
二、物业税与其他房地产税收的关系 | 第47-49页 |
三、物业税税收权限分配 | 第49-51页 |
第二节 物业税课税要素的政策建议 | 第51-58页 |
一、物业税的纳税人 | 第51-53页 |
二、物业税的课税对象 | 第53-54页 |
三、物业税的课征范围与税收优惠 | 第54-56页 |
四、物业税的计税依据 | 第56-57页 |
五、物业税的税率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对物业税改革配套措施的建议 | 第58-63页 |
一、建立房地产登记制度 | 第58-59页 |
二、建立房地产评估制度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