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6-2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0-24页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第24-27页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第24-25页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第25-27页
 第四节 核心的概念第27-30页
  一、文化认同(cultural id entity)第27-29页
  二、政治建构(political construction)第29页
  三、公共文化服务(public culture service)第29-30页
 第五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第30-35页
  一、论文架构第30-32页
  二、研究方法第32-35页
第二章 “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第35-59页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政治与文化的融合与互动第35-47页
  一、全球化时代的“大政治”观第35-38页
  二、全球化时代的“大文化”观第38-44页
  三、全球化视野下政治与文化的互动第44-47页
 第二节 和平崛起战略下的政治利益与文化认同第47-54页
  一、美国国家文化战略及其挑战第47-51页
  二、“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第51-54页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稳定与文化认同第54-59页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基本诉求第54-57页
  二、文化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力量第57-59页
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思考与理论基础第59-87页
 第一节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公共文化服务”第59-72页
  一、公共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传统体制的挑战第59-68页
  二、文化战略的构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第68-72页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条件与理论背景第72-79页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条件第72-77页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背景第77-79页
 第三节 西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与启示第79-87页
  一、西方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形成与现行制度第79-81页
  二、英美两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启示第81-87页
第四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使命与历史机遇第87-115页
 第一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第87-97页
  一、文化传承、引导与创新的工具性使命第87-91页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平台第91-93页
  三、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稳定器第93-97页
 第二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第97-105页
  一、当代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两种指向第97-100页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功能第100-105页
 第三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机遇及其现实条件第105-115页
  一、国际社会历史经验与现实环境的影响第105-109页
  二、执政党文化发展战略意识的大跨越第109-110页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第110-115页
第五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框架与服务功能第115-133页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框架第115-123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构成第115-120页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治理结构及理念的变迁第120-123页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的实现第123-133页
  一、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网络的建构第123-128页
  二、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文化认同的培育第128-133页
第六章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与“文化认同”建构的反思第133-151页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认同”建构中的政府公共文化管理第133-143页
  一、政府“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主导性地位第133-136页
  二、政府公共文化管理中的双重职能第136-141页
  三、政府公共文化管理中的“公共性”理念第141-143页
 第二节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过程中的战略思维第143-151页
  一、作为一种公共价值的“文化认同”第143-146页
  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第146-151页
第七章 结论第151-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7页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67-169页
后记第169-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研究
下一篇: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