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6-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QoS体系结构及 MPLS技术原理 | 第11-30页 |
| ·QoS体系结构 | 第11-17页 |
| ·QoS概述 | 第11-12页 |
| ·Qos实现模型 | 第12-17页 |
| ·MPLS技术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 第17-24页 |
| ·MPLS网络构成 | 第17-18页 |
| ·MPLS的核心技术 | 第18-23页 |
| ·MPLS的工作过程 | 第23-24页 |
| ·服务模型与 MPLS相结合保证 QoS | 第24-28页 |
| ·IntSery模型与 MPLS相结合保证 QoS | 第24-25页 |
| ·DiffSery模型与 MPLS相结合保证 QoS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区分服务感知的MPLS网络的IP Qos研究 | 第30-67页 |
| ·流量工程 | 第30-33页 |
| ·流量工程概述 | 第30-32页 |
| ·流量工程模型 | 第32-33页 |
| ·MPLS流量工程 | 第33-37页 |
| ·MPLS流量工程功能部件 | 第33-35页 |
| ·MPLS对流量工程的扩展 | 第35-37页 |
| ·MPLS流量工程实施中的问题 | 第37页 |
| ·区分服务感知的流量工程 | 第37-44页 |
| ·应用场景 | 第38-39页 |
| ·DS-TE的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 ·Ds-TE工作原理 | 第40页 |
| ·带宽约束模型 | 第40-44页 |
| ·区分服务感知的MPLS网络模型 | 第44-45页 |
| ·DS-TE环境下的抢占机制研究 | 第45-48页 |
| ·抢占属性 | 第46-47页 |
| ·抢占分类 | 第47-48页 |
| ·DS-TE环境下的抢占策略分析 | 第48-61页 |
| ·抢占实施前提 | 第48-49页 |
| ·抢占目标函数 | 第49-52页 |
| ·抢占算法 | 第52-61页 |
| ·性能比较 | 第61-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四章 基于 OPNET的MPLS技术仿真与分析 | 第67-82页 |
| ·OPNET Modeler简介 | 第67-69页 |
| ·MPLS技术仿真 | 第69-76页 |
| ·MPLS TE仿真分析 | 第69-73页 |
| ·MPLS DiffSery仿真分析 | 第73-76页 |
| ·实验仿真MPLS DiffSery技术 | 第76-80页 |
| ·网络模型与实验方案 | 第76-77页 |
| ·业务流量配置 | 第77-78页 |
| ·路由器配置 | 第78-8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 ·总结 | 第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