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补阳还五汤有效组分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和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14-19页
 1. 实验材料第14-16页
   ·实验动物第14页
   ·球囊导管第14-15页
   ·试剂第15页
   ·药物第15-16页
 2. 实验方法第16-17页
   ·实验分组第16页
   ·造模方法第16-17页
   ·给药方法第17页
 3. 取材及观察指标第17-18页
   ·取材及观察指标第17页
   ·血管内膜增生的形态学及计量指标的测定第17页
   ·增生内膜ECM主要成分表达的测定第17-18页
   ·增生内膜中MMP-9、TIMP-1表达的测定第18页
 4. 统计方法第18-19页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19-24页
 1. 各组血管形态学变化的比较第19-20页
 2. 各组内膜增生计量指标比较第20页
 3. 各组增生内膜中ECM主要成分表达的比较第20-22页
   ·各组FN表达的比较第20-21页
   ·各组CollagenⅠ的表达第21-22页
   ·各组LN的表达第22页
 4. 各组增生内膜中MMP-9和TIMP-1表达的比较第22-24页
   ·各组TIMP-1的表达第22-23页
   ·各组MMP-9的表达第23-24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4-33页
 1. 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概况第24-26页
 2. ECM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第26-31页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第26-27页
   ·细胞外基质主要调节因子第27页
   ·ECM与血管狭窄的关系第27-30页
   ·中西药抗ECM机制的研究进展第30-31页
 3. 补阳还五汤抗血管再狭窄的作用及机制分析第31-33页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对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第31页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通过抑制ECM表达和合成而发挥其抗血管增生作用第31-32页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抑制ECM表达和合成的机制第32-33页
结论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附图第39-43页
发表论文第43-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志总皂苷对AD模型大鼠Ach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寿胎丸对小鼠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 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