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土壤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 第13-14页 |
·铁铝锰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 第14-15页 |
·腐殖物质组分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 第15-17页 |
·XAFS技术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暗棕壤吸附铜离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pH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20-21页 |
·离子强度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21-22页 |
·Cu~(2+)的吸附等温线 | 第22-23页 |
·Cu~(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铁、锰、铝氧化物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pH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27-28页 |
·离子强度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28页 |
·Cu~(2+)的吸附等温线 | 第28-30页 |
·Cu~(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30-32页 |
·几种氧化物对Cu~(2+)吸附作用的比较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土壤粗胡敏素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34-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供试土壤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试验结果 | 第35-40页 |
·pH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35-36页 |
·离子强度对Cu~(2+)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Cu~(2+)的吸附热力学 | 第37-39页 |
·Cu~(2+)的吸附动力学 | 第39-4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0-43页 |
·CHM对Cu~(2+)的吸附作用 | 第40-41页 |
·CHM与HA对Cu~(2+)吸附作用的差异 | 第41-42页 |
·CHM与HA或FA共存时对Cu~(2+)的吸附作用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pH对溶液中Cu~(2+)微观结构及Cu~(2+)吸附对针铁矿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4-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样品制备 | 第44页 |
·吸附试验 | 第44页 |
·EXAFS实验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pH对硝酸铜水溶液中Cu~(2+)微观局域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Cu~(2+)吸附对针铁矿中Fe~(3+)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