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桔梗在升陷汤中引经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缩略词表第17-19页
前言第19-23页
第一章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确证桔梗在升陷汤中的配伍作用第23-51页
 一、 实验部分第26-31页
  (一) 材料和试剂第26-27页
  (二) 样品制备第27页
  (三) 模型复制及样本收集第27-28页
  (四) 药理指标监测第28-29页
  (五) 代谢组学方法第29-31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31-50页
  (一) 实验动物模型及阳性药的选择第31-32页
  (二) 超声心动图检查第32-35页
  (三)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第35页
  (四) 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第35-36页
  (五)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优化第36-42页
  (六) 各组间代谢指纹谱差异第42-45页
  (七) 生物标志物寻找及代谢途径推测第45-50页
 三、 结论第50-51页
第二章 桔梗配伍前后升陷汤中其他中药的化学成分表征区别第51-91页
 一、 实验部分第54-57页
  (一) 材料与试剂第54-55页
  (二) 标准品的配制第55页
  (三) 样品制备第55-56页
  (四) UPLCQTOF/MS 分析仪器及条件第56页
  (五) 方法学考察第56-57页
  (六) UPLCQTOF/MS 质谱分析第57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57-89页
  (一) UPLCQTOF/MS 条件优化第57页
  (二) 升陷汤化学成分识别和鉴定第57-87页
  (三) 升陷汤全方和缺桔梗方化学组分谱比较研究第87-89页
 三、 结论第89-91页
第三章 桔梗对升陷汤中主要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第91-119页
 一、 实验部分第92-99页
  (一) 仪器与材料第92-94页
  (二) 实验方法第94-99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99-118页
  (一) HPLCMS/MS 条件优化第99页
  (二) 样品前处理方法摸索第99-100页
  (三) 方法学验证第100-111页
  (四) 药代动力学结果第111-118页
 三、 结论第118-119页
第四章 桔梗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19-159页
 一、 实验仪器和器材第120-121页
 二、 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果第121-124页
  (一) 分离纯化第121-122页
  (二)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名称及结构第122-124页
 三、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第124-158页
  (一)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124-129页
  (二)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129-158页
 四、 结论第158-159页
研究总结第159-161页
附图 新化合物谱图第161-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5页
致谢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酚酸类成分生源途径的探索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四种海洋底栖动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