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铜板纸案案情简介 | 第8-12页 |
第二章 美国指控的补贴是否具有专向性 | 第12-18页 |
第一节 补贴专向性的认定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美国指控的补贴是否具有专向性 | 第15-18页 |
第三章 美国计算中国银行构成补贴利率的方法是否得当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贷款利率基准的选择问题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外部基准与长期贷款利率的确定问题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美国选择替代方法计算中国银行构成补贴利率是否得当 | 第23-27页 |
第四章 反补贴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 | 第27-42页 |
第一节 中美对反补贴立案调查的不同主张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国际反补贴调查的法律根据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反补贴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实践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反补贴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实践 | 第32-38页 |
第五节 反补贴能够适用于中国的理由 | 第38-42页 |
第五章 铜板纸案引发的思考 | 第42-48页 |
第一节 我国补贴政策的修改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法》的修改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积极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 | 第54-57页 |
Abstract | 第57-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