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

改善转矩性能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第7-8页
   ·直接转矩控制的发展状态第8-10页
   ·直接转矩控制发展的前景第10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2-23页
   ·异步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第12-16页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2-14页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4-16页
   ·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与空间电压矢量第16-18页
   ·六边形磁链轨迹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第18-19页
   ·圆形磁链轨迹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第19-21页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无速度传感器DTC的基本组成与转矩性能的改善研究第23-35页
   ·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总体组成第23-24页
   ·传统的电机定子磁链观测第24-26页
     ·u-i模型第24-25页
     ·i-n模型第25页
     ·u-n模型第25-26页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定子磁链观测模型第26-27页
   ·电机定子磁链控制与调节第27页
   ·电机电磁转矩的观测第27-28页
   ·传统的基于bang-bang控制的电磁转矩控制第28-29页
   ·基于离散占空比控制技术与优化电压矢量选择相结合的电磁转矩控制改进方案第29-34页
     ·磁链控制性能分析第29-30页
     ·转矩控制分析第30-33页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减小转矩脉动方法的改进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无速度传感器转速辨识方法第35-43页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第35-38页
   ·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的转速辨识方案第38-41页
     ·感应电机模型第38-39页
     ·全阶状态观测器模型第39-40页
     ·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获得转速辨识律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基于DSP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第43-51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3页
   ·整流及滤波电路分析第43-44页
   ·功率器件第44页
   ·TMS320F2812芯片的结构特点第44-48页
   ·驱动电路与检测电路第48-49页
   ·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9-51页
第六章 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第51-70页
   ·MATLAB软件简介第51-52页
   ·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模型第52-58页
     ·电机仿真模型与电压电流坐标变换模块第53-54页
     ·定子磁链与转矩观测器模型第54-55页
     ·定子磁链滞环调节模块与转矩控制模块第55-56页
     ·基于离散占空比的电压矢量选择模型第56-58页
   ·仿真实验结果第58-69页
     ·高速状态仿真实验结果第58-61页
     ·低速状态仿真实验结果第61-64页
     ·负载突变状态的仿真实验结果第64-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化学及U-I性能研究
下一篇:小波神经网络在配电网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