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工业结构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 第15-17页 |
·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15页 |
·工业结构的内涵 | 第15-16页 |
·工业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16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第16-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国外关于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国内关于工业结构研究的总体脉络分析 | 第19-20页 |
·国内关于工业结构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20-22页 |
·国内外关于工业结构研究的动态分析 | 第22-24页 |
3 南京工业发展的时间维动态分析 | 第24-37页 |
·工业发展水平的时间维分析 | 第24-30页 |
·工业生产力 | 第24页 |
·工业经济效益 | 第24-26页 |
·主导产业 | 第26-30页 |
·工业结构的时间维分析 | 第30-37页 |
·内部结构 | 第30页 |
·规模结构 | 第30-32页 |
·经济类型结构 | 第32-33页 |
·轻重工业结构 | 第33-35页 |
·技术结构 | 第35-37页 |
4 南京工业发展与长三角城市的空间维比较分析 | 第37-53页 |
·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维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工业经济总量 | 第37-38页 |
·工业经济效益 | 第38-39页 |
·工业内部支柱型行业 | 第39-40页 |
·工业结构的空间维比较分析 | 第40-47页 |
·工业规模结构 | 第40-41页 |
·工业类型结构 | 第41-43页 |
·轻重工业结构 | 第43-45页 |
·工业科技投入结构 | 第45-47页 |
·优势产业的 LQ-RPT 二维比较分析 | 第47-53页 |
·基于区位商 LQ 的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第47-50页 |
·基于比较利税率系数 RPT 的产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第50-53页 |
5 基于时空二维分析的南京工业产业结构 SWOT 分析 | 第53-60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势 | 第53-55页 |
·工业门类齐全、中小企业作用巨大 | 第53-54页 |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幅度大 | 第54页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 | 第54页 |
·技术转化率有所提高 | 第54-55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的劣势 | 第55-56页 |
·轻工业发展滞后于重工业 | 第55页 |
·工业结构与工业化所处阶段不相称 | 第55页 |
·对资源与能源的依赖程度偏高 | 第55页 |
·不断加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 第55-56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的机会 | 第56-57页 |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工业技术的创新和优化 | 第56页 |
·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保障 | 第56-57页 |
·在长三角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 | 第57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的威胁 | 第57-60页 |
·国际国内竞争加剧 | 第58页 |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部的竞争日益加剧 | 第58页 |
·制造业外向度较低 | 第58-59页 |
·制造业过度依赖于少数重点行业 | 第59页 |
·产业趋同现象不容忽视 | 第59-60页 |
6 基于 SWOT 分析的南京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第60-69页 |
·南京工业优势产业选择 | 第60-61页 |
·基于专业化程度分析的选择 | 第60-61页 |
·基于经济效益分析的选择 | 第61页 |
·基于专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选择 | 第61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第61-63页 |
·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第61-62页 |
·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 第62页 |
·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 第62页 |
·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 | 第62-63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象 | 第63-65页 |
·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63页 |
·内、外资企业的发展 | 第63-64页 |
·重、轻工业的平衡发展 | 第64页 |
·支柱产业与非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 第64-65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 第65-66页 |
·加快发展轻工业 | 第65页 |
·提升支柱产业 | 第65页 |
·发展新兴产业 | 第65-66页 |
·强化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投入 | 第66页 |
·南京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龙头项目建设 | 第66-67页 |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 | 第67页 |
·积极筹建新兴产业园 | 第67页 |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 第67-68页 |
·积极培育新型人才 | 第68-69页 |
7 结语 | 第69-72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69-70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70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