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城市广场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我国城市广场建设概述 | 第16-17页 |
·国外城市广场建设概述 | 第17-20页 |
·西方广场建设局限 | 第17-18页 |
·广场要适度大型化 | 第18页 |
·“功能集成”问题 | 第18-20页 |
3 城市广场概述 | 第20-27页 |
·城市广场概念 | 第20-21页 |
·城市广场作用 | 第21页 |
·城市广场类型 | 第21-23页 |
·城市广场特点 | 第23-27页 |
·性制上公共性 | 第23页 |
·功能上综合性及空间场所上多样性 | 第23-24页 |
·文化休闲性 | 第24-25页 |
·开放性 | 第25-26页 |
·兼容性 | 第26页 |
·恒久性 | 第26页 |
·公益性 | 第26-27页 |
4 山东省中小城市城市广场设计理论与实践 | 第27-61页 |
·大中小城市划分 | 第27页 |
·山东省中小园林城市广场实例分析 | 第27-46页 |
·荣成市政广场 | 第28-33页 |
·位置及面积 | 第28页 |
·广场设计特点 | 第28-33页 |
·蓬莱文化广场 | 第33-37页 |
·位置及面积 | 第33页 |
·广场设计特点 | 第33-37页 |
·新泰明珠广场 | 第37-39页 |
·位置及面积 | 第37页 |
·广场设计特点 | 第37-39页 |
·寿光人民广场 | 第39-43页 |
·位置及面积 | 第40-41页 |
·广场设计特点 | 第41-43页 |
·墨河广场 | 第43-46页 |
·位置及面积 | 第43页 |
·广场设计特点 | 第43-46页 |
·分析总结 | 第46-52页 |
·分析 | 第46-51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广场总面积 | 第51-52页 |
·绿地面积及植物配置 | 第52页 |
·道路及广场铺装 | 第52页 |
·广场用地构成规划指标建议 | 第52-53页 |
·对广场现状构成元素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53-54页 |
·调查目的及对象 | 第53-54页 |
·问卷调查内容 | 第54页 |
·调查时间和地点 | 第54页 |
·问卷统计方法 | 第54页 |
·使用状况评价 | 第54-61页 |
·游客对广场构成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游客对广场使用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年龄 | 第59页 |
·来广场距离 | 第59页 |
·来广场时间 | 第59页 |
·来广场目的 | 第59-60页 |
·市民对广场改进意见 | 第60-61页 |
5 中小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取得成功的经验 | 第61-66页 |
·存在问题 | 第61-64页 |
·空间围合感和周边环境 | 第61页 |
·广场规模 | 第61-62页 |
·长官意志 | 第62页 |
·设计人员 | 第62页 |
·地价因素 | 第62页 |
·政策因素 | 第62页 |
·地域性、时代性和个性特征 | 第62-63页 |
·植物配置 | 第63-64页 |
·服务设施 | 第64页 |
·广场利用率 | 第64页 |
·管理及维护 | 第64页 |
·中小城市广场建设成功经验 | 第64-65页 |
·区位 | 第64-65页 |
·空间布局 | 第65页 |
·绿地率 | 第65页 |
·施工质量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6 山东省中小城市广场建设规律及发展趋势 | 第66-69页 |
·山东省中小城市广场建设规律 | 第66-68页 |
·区位 | 第66页 |
·广场空间布局及构成元素 | 第66-67页 |
·绿化和生态功能 | 第67页 |
·服务设施 | 第67页 |
·特色与个性 | 第67-68页 |
·水体 | 第68页 |
·施工及养护管理 | 第68页 |
·山东省中小城市广场发展趋势 | 第68-69页 |
7 中小城市广场建设建议 | 第69-77页 |
·与周边环境 | 第69-70页 |
·空间布局 | 第70页 |
·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 | 第70-72页 |
·绿地面积和绿化比例 | 第72-73页 |
·水景设计 | 第73-74页 |
·水景建设和运行 | 第73页 |
·亲水设计 | 第73-74页 |
·配套服务设施 | 第74-76页 |
·道路及铺装 | 第76-77页 |
8 结束语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7页 |
·创新点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