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绪论 | 第10-22页 |
| 第一章 西部小说: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 第22-40页 |
| 第一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历史变迁(1949~1999) | 第22-29页 |
| 第二节 转型期西部文化语境与长篇小说 | 第29-33页 |
| 第三节 西部文化场中的文学精神 | 第33-40页 |
| 第二章 西部历史本相的多元与多维透视 | 第40-78页 |
| 第一节 西部“小历史”的立体建构 | 第41-53页 |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历史的文学重述 | 第53-66页 |
| 第三节“文革”创伤的寓言呈现与饥饿历史的见证书写 | 第66-78页 |
| 第三章 永恒的乡愁——西部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 | 第78-106页 |
| 第一节 即将消逝的“村庄” | 第79-90页 |
| 第二节 民俗人生与风物追忆 | 第90-97页 |
| 第三节 远去的“最后一个” | 第97-106页 |
| 第四章 西部长篇小说的诗性建构 | 第106-140页 |
| 第一节 西部自然的神性书写 | 第106-116页 |
| 第二节 理想人物谱系的构建 | 第116-124页 |
| 第三节 西部小说文本结构的诗性特征 | 第124-133页 |
| 第四节 语言:西部小说的生命之光 | 第133-140页 |
| 第五章 西部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创作困境 | 第140-156页 |
| 第一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 | 第140-148页 |
| 第二节 西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困境及其突围 | 第148-156页 |
| 结语 | 第156-1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9-170页 |
| 附录 | 第170-17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3-174页 |
| 致谢 | 第174-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