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性第8页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第8-9页
   ·论文框架及研究路径第9-11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县域经济第11-1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11-15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第11-13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13-14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14-15页
   ·县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15-18页
     ·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第15-16页
     ·县域经济的特点第16页
     ·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第16-18页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评价方法第18-30页
   ·层次分析法第18-21页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第19-21页
     ·层次分析法评价的优缺点第21页
     ·层次分析法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第21页
   ·可拓集合法评价模型第21-25页
     ·可拓集合基本原理第21-22页
     ·可拓集合法基本步骤第22-24页
     ·可拓集合法评价的优缺点第24页
     ·可拓集合法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第24-25页
   ·集对分析法评价模型第25-30页
     ·集对分析基本理论第25-26页
     ·集对分析法评价基本步骤第26-28页
     ·集对分析法评价的优缺点第28页
     ·集对分析法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第28-30页
第四章 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37页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第30-31页
     ·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第30页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第30-31页
   ·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1-32页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述第32-34页
     ·UNSC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32页
     ·WB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32-33页
     ·中科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33页
     ·我国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第33-34页
   ·建立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34-37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云南建水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第37-65页
   ·云南省建水县概况第37-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的建水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第38-48页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第38-39页
     ·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39-42页
     ·层次总排序与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结果第42-43页
     ·线性加权指数评价第43-48页
   ·基于可拓集合的建水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第48-53页
     ·建立建水县可持续发展的物元矩阵第48-49页
     ·确定权重系数,计算关联度第49-53页
     ·计算综合关联度,得出评价结果第53页
   ·基于集对分析的建水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第53-57页
     ·基于集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评价第53-55页
     ·建水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第55-57页
   ·基于三种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建水县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第57-61页
   ·增强建水县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第61-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8页
   ·结论第65-66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基建投资控制模式研究
下一篇:H物流企业铁路专用线的作业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