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耕地保护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页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耕地保护研究进展第13-19页
   ·国外耕地保护研究现状及经验借鉴第13-15页
   ·国内耕地保护研究现状第15-19页
第三章 耕地保护相关经济理论第19-26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19-20页
   ·外部性理论第20-21页
   ·公平理论第21-22页
   ·效率理论第22-23页
   ·博弈理论第23-26页
第四章 耕地保护问题的成因剖析第26-33页
   ·土地非农化理论第26-29页
     ·土地非农化理论模型第26-28页
     ·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形成和分配理论第28-29页
   ·耕地保护与市场失灵第29-30页
     ·市场失灵概述第29页
     ·耕地保护过程中的市场失灵第29-30页
   ·耕地保护与政府失灵第30-32页
     ·政府失灵概述第30-31页
     ·耕地保护过程中的政府失灵第31-32页
   ·现阶段过度性损失产生的原因第32-33页
第五章 耕地保护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第33-43页
   ·单方博弈第33-34页
   ·双方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重新分配博弈第34-35页
   ·双方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村集体间监督检查与保护耕地博弈第35-37页
   ·双方博弈:中央政府与农民之间投资、补贴与保护耕地博弈第37-38页
   ·双方博弈:政府主导与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下用地者与农民之间补偿交易博弈第38-40页
   ·三方博弈: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合作博弈关系第40-41页
   ·耕地保护各利益主体多层博弈理论框架第41-43页
第六章 天津市耕地保护实证研究第43-67页
   ·天津市耕地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第43-51页
     ·天津市耕地现状分析第43-45页
     ·天津市耕地动态变化分析第45-51页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收益形成和分配的实证研究第51-60页
     ·土地征用补偿费第51-54页
     ·非农化中的政府税费第54-56页
     ·非农化后的土地出让纯收益第56-57页
     ·非农化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第57-60页
   ·农民对农村耕地征用情况态度的实证研究第60-65页
     ·乡镇基本情况调查第60-61页
     ·农民对耕地非农化的态度调查第61-65页
   ·天津市农户对耕地内部流转认识的调查与分析第65-67页
第七章 天津市耕地保护政策建议第67-73页
   ·认真落实全国第二次大调查工作第67-68页
   ·加强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管理第68页
   ·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成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第68-70页
     ·建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的必要性第69页
     ·耕地保护专项基金建立的资金渠道第69页
     ·耕地保护专项基金的用途第69-70页
     ·基金收缴和使用管理的配套措施第70页
   ·建议收益性用地征地行为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第70页
   ·尝试跨区域补偿机制第70-71页
     ·跨区域补偿实施的前提条件第71页
     ·跨区域补偿具体实施第71页
   ·加强耕地内部流转,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71-73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第77-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