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致敏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1页 |
·葛根素注射液简介 | 第7-9页 |
·葛根素注射液制备工艺分析 | 第9-10页 |
·葛根素注射液临床使用基本情况 | 第10-12页 |
·葛根素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 | 第12-20页 |
·PI 所致ADR 现有临床分析 | 第12-13页 |
·药源性溶血性贫血 | 第13-18页 |
·超敏反应分型及各型主要特点 | 第18-20页 |
·综述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体外溶血实验 | 第21-22页 |
·体内溶血素生成实验 | 第22页 |
·体内溶血趋势增强实验 | 第22页 |
·临床给药模拟实验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体外溶血实验 | 第23-29页 |
·药物的选择 | 第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25页 |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23-25页 |
·不同药物浓度的溶血实验 | 第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29页 |
第四章 溶血素测定方法的探索 | 第29-44页 |
·溶血素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29-30页 |
·广义溶血素的测定方法 | 第29页 |
·狭义溶血素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有限稀释微量溶血法预实验 | 第30-32页 |
·原理 | 第30页 |
·实验准备 | 第30-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有限稀释微量溶血法预实验结果 | 第32页 |
·HiCN-Hb 法预实验 | 第32-35页 |
·原理 | 第32-33页 |
·实验准备 | 第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HiCN-Hb 法预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法预实验 | 第35-38页 |
·原理 | 第35-36页 |
·实验准备 | 第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PCA 法预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PCA 法测定溶血素小结 | 第37-38页 |
·琼脂扩散沉淀反应法预实验 | 第38-40页 |
·原理 | 第38-39页 |
·实验准备 | 第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琼脂扩散沉淀反应法测定溶血素预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免疫比浊法预实验 | 第40-43页 |
·原理 | 第40页 |
·实验准备 | 第40-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免疫比浊法测定溶血素预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溶血素测定方法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体内溶血素生成实验 | 第44-48页 |
·实验设计 | 第44页 |
·动物饲养及实验准备 | 第44-46页 |
·动物饲养 | 第44-45页 |
·实验准备 | 第45-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第六章 体内溶血趋势增强实验 | 第48-51页 |
·实验设计 | 第48-49页 |
·实验准备 | 第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七章 临床给药模拟实验 | 第51-64页 |
·实验设计 | 第51-52页 |
·实验准备 | 第52-54页 |
·实验步骤 | 第54-56页 |
·脾匀浆 IgG 测定 | 第54页 |
·组织切片 | 第54-55页 |
·Masson 染色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64页 |
·脾匀浆IgG 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AY、BY 组死亡小鼠解剖结果 | 第57-59页 |
·染色结果 | 第59-6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