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集中区段无人站行车组织研究与仿真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调度集中发展与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分析 | 第16-23页 |
·系统特点与优势 | 第16-17页 |
·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17-21页 |
·系统结构 | 第17-20页 |
·系统功能 | 第20-21页 |
·系统控制模式及转换 | 第21-23页 |
第3章 无人站自律实现 | 第23-34页 |
·无人站特点 | 第23-24页 |
·自律分散系统技术在CTC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自律分散系统技术 | 第24-26页 |
·在调度集中系统中的功能实现 | 第26页 |
·无人站自律控制 | 第26-34页 |
·自律机结构与自律控制功能 | 第27-28页 |
·自律控制信息的交换 | 第28-30页 |
·自律条件检查 | 第30-31页 |
·自律控制流程 | 第31-32页 |
·与一般中间站自律的异同 | 第32-34页 |
第4章 无人站行车分析 | 第34-45页 |
·仿真车站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无人站行车作业组织办法 | 第35-36页 |
·无人站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 | 第36-40页 |
·列车作业过程 | 第36-37页 |
·非正常情况列车作业 | 第37-38页 |
·调车作业过程 | 第38-40页 |
·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协调 | 第40页 |
·仿真系统数据分析 | 第40-43页 |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 第41-42页 |
·调车作业计划 | 第42-43页 |
·仿真系统功能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仿真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45-61页 |
·绘制站场图 | 第45-48页 |
·各种设备数据结构 | 第45-47页 |
·绘制要点 | 第47-48页 |
·按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接发车 | 第48-52页 |
·计划数据信息 | 第48-49页 |
·进路基本联锁关系检查 | 第49-51页 |
·按照调整计划接发车流程 | 第51-52页 |
·接车股道故障时自动调整 | 第52-57页 |
·需要调整接车股道的情况 | 第53页 |
·接车股道故障的发现与确认 | 第53-54页 |
·接车股道调整方法与过程 | 第54-56页 |
·仿真调整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 第56-57页 |
·列车与调车作业协调办理 | 第57-60页 |
·调车作业计划编制 | 第57-58页 |
·列车与调车作业协调方法 | 第58-60页 |
·辅助功能实现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站场设备的部分数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