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及其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 ·国外创新型城市及其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内创新型城市及其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 ·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及其测度指标体系研究的评析 | 第20-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1-23页 |
| 第2章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 第23-28页 |
|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 第23页 |
| ·创新型城市的主体 | 第23-25页 |
| ·创新型城市的结构体系 | 第25-28页 |
| 第3章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8页 |
|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8-29页 |
|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29-36页 |
| ·技术创新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29-30页 |
| ·知识创新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0-32页 |
| ·制度创新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2-33页 |
| ·服务创新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3-34页 |
| ·文化创新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4页 |
| ·创新环境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4-36页 |
|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构成 | 第36-38页 |
| 第4章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38-70页 |
| ·创新型城市测度指标体系在上海、北京、深圳的应用 | 第38-61页 |
| ·技术创新分析 | 第38-45页 |
| ·知识创新分析 | 第45-49页 |
| ·制度创新分析 | 第49-50页 |
| ·服务创新分析 | 第50-54页 |
| ·文化创新分析 | 第54-56页 |
| ·创新环境分析 | 第56-61页 |
| ·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61-70页 |
|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61-63页 |
| ·评价指标的赋权 | 第63-68页 |
| ·计算各城市得分 | 第68-70页 |
| 第5章 对上海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建议 | 第70-75页 |
| ·注重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创新 | 第70页 |
| ·注重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 | 第70-71页 |
| ·切实关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绩效 | 第71-72页 |
| ·重视推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协调发展 | 第72-73页 |
| ·加强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城市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 | 第73页 |
| ·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第73-74页 |
| ·重视构建技术创新对关联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机制 | 第74-7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附录A 北京、上海、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比较 | 第81-83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