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研究现状第19-24页
   ·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26页
第二章 南海地质背景及样品来源第26-32页
   ·南海地质背景第26-30页
   ·样品来源第30-32页
第三章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K-Ar/Ar-Ar年代学第32-38页
   ·样品及实验技术第32-33页
   ·定年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特征第38-50页
   ·S04-11 站位样品第38-39页
   ·S04-12 站位样品第39-45页
   ·S04-13 站位样品第45-46页
   ·S04-14 站位样品第46-47页
   ·S04-16 站位样品第47页
   ·S05-34A 站位样品第47-48页
   ·S08-69 站位样品第48-49页
   ·S08-73A 站位样品第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矿物化学:对南海扩张期后板内火山作用的岩浆过程的指示第50-74页
   ·分析技术第50-51页
   ·矿物化学第51-61页
   ·南海地幔潜在温度及岩浆形成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第61-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的主量、微量、Sr-Nd-Pb 同位素研究第74-105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74-76页
   ·主量元素第76-82页
   ·微量元素第82-92页
   ·稀土元素第92-93页
   ·同位素第93-96页
   ·岩石成因探讨第96-103页
   ·小结第103-105页
第七章 海南地幔柱与南海形成演化第105-118页
   ·洋中脊与热点相互作用评述第105-111页
   ·海南地幔柱第111-114页
   ·海南岛地幔柱影响下的新的有关南海形成演化的概念性模型第114-117页
   ·小结第117-11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第118-121页
   ·结论第118-119页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1-143页
图版说明第143-144页
矿物代号第144-145页
图版第145-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尼拉海沟中北段俯冲带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东太平洋海隆13°N和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附近热液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