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角法的海流计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流速仪的应用和发展 | 第9-10页 |
| ·流速仪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13页 |
| ·流速仪在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流速仪在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 ·基于倾角法海流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及课题任务 | 第14页 |
| ·海流计系统设计步骤 | 第14-16页 |
| 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26页 |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16-17页 |
| ·流速测量原理 | 第17-21页 |
| ·海流计设计技术指标 | 第21-22页 |
| ·系统设计难点及重点 | 第22页 |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2-24页 |
| ·系统结构 | 第22-23页 |
| ·水下海流计部分 | 第23页 |
| ·手持式数据接收终端 | 第23-24页 |
| ·通讯电缆 | 第24页 |
| ·多层测流链技术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海流计硬件设计 | 第26-47页 |
| ·海流计结构图 | 第26-27页 |
| ·单片机的选择 | 第27-28页 |
| ·数据采集处理部分 | 第28-41页 |
| ·传感器原理及其选择 | 第28-38页 |
| ·A/D 转换器 | 第38-41页 |
| ·外围电路的选取 | 第41-43页 |
| ·日历时钟芯片 | 第41页 |
| ·FLASH 存储器 | 第41-42页 |
| ·硬件“看门狗” | 第42-43页 |
|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43-46页 |
| ·抑制干扰源 | 第44页 |
| ·切断干扰传播 | 第44-45页 |
|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 第45页 |
|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1页 |
| ·系统软件设计思想 | 第47页 |
| ·海流计功能的软件实现 | 第47-50页 |
| ·主程序模块 | 第48-49页 |
| ·串行通讯模块 | 第49-50页 |
| ·采样管理模块 | 第50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0页 |
|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 第50页 |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50页 |
| ·PC 机程序设计及界面的软件编程 | 第50-58页 |
| ·与PC 机的串口通讯 | 第52-54页 |
| ·数据转换 | 第54-56页 |
| ·数据处理与图形显示 | 第56-58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58-60页 |
| ·开机自检程序 | 第58页 |
| ·指令冗余技术 | 第58-59页 |
| ·数字滤波技术 | 第59页 |
| ·软件陷阱技术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海流计结构及性能测试 | 第61-66页 |
| ·海流计结构 | 第61页 |
| ·系统运行情况 | 第61-65页 |
| ·实验室实验 | 第61-63页 |
| ·外海实验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