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构建行政追偿制度的依据 | 第9-20页 |
第一节 构建行政追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9-12页 |
一、人的意识相对自由性论为行政追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哲学基础 | 第9-10页 |
二、权责一致原则要求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行为负责 | 第10-11页 |
三、完善的行政追偿制度是人权保障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构建行政追偿制度的现实依据 | 第12-15页 |
一、我国当前行政追偿制度的缺陷 | 第12-14页 |
二、行政追偿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构建行政追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20页 |
一、立法基础 | 第15-16页 |
二、思想基础 | 第16-18页 |
三、实践基础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行政追偿制度的借鉴 | 第20-26页 |
第一节 行政追偿的立法例 | 第20-24页 |
一、法国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0-21页 |
二、德国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1页 |
三、日本和韩国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1-22页 |
四、瑞士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2-23页 |
五、奥地利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3-24页 |
六、台湾地区的行政追偿立法 | 第24页 |
第二节 对国外及台湾地区行政追偿制度立法例的评析 | 第24-26页 |
一、行政追偿的对象范围比较广泛 | 第24-25页 |
二、行政追偿制度的程序比较完善 | 第25页 |
三、对行政追偿权的限制比较合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明确行政追偿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 第26-29页 |
一、确定行政追偿人和被追偿人 | 第26-28页 |
二、明确行政追偿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确立行政追偿的原则 | 第29-31页 |
一、主观过错与责任轻重相当原则 | 第29-30页 |
二、追偿金额与承受能力相当原则 | 第30页 |
三、追偿金额不得超出国家赔偿金额原则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规范行政追偿的程序 | 第31-34页 |
一、立案程序 | 第31-32页 |
二、调查程序 | 第32页 |
三、决定程序 | 第32-33页 |
四、执行程序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健全行政追偿的救济与监督制度 | 第34-37页 |
一、健全行政追偿的救济制度 | 第34-35页 |
二、健全行政追偿的监督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一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