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高能物理学论文--宇宙线论文--物理性质及探测论文

利用宇宙线对高Z物质进行成像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重核物质探测的特点第13-17页
     ·重核物质的概述第13-14页
     ·重核物质的放射性检测法第14-15页
     ·重核物质的X 射线辐射成像法第15-16页
     ·重核物质的质子辐射成像法第16-17页
   ·μ子辐射成像检测法的研究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7-20页
     ·μ子辐射成像法的研究历程第17-18页
     ·μ子辐射成像检测法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课题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宇宙线辐射成像物理基础及初步计算第22-41页
   ·宇宙线μ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22-37页
     ·宇宙线通量及μ子能谱第22-23页
     ·宇宙线μ子的电离能损第23-24页
     ·宇宙线μ子的多次库仑散射第24-28页
     ·宇宙线μ子与物质作用的模拟研究第28-33页
     ·μ子探测器的位置分辨要求第33-34页
     ·利用散射角成像的可行性分析第34-37页
   ·气体探测器测量μ子的原理第37-40页
     ·气体中电子、离子运动规律第37-38页
     ·气体放电第38-39页
     ·气体探测器的分类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高位置分辨阻性板探测器性能的物理模拟及实验研究第41-69页
   ·阻性板室概述第41-45页
     ·阻性板室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2-43页
     ·阻性板室的特点第43-44页
     ·多层阻性板室探测器第44-45页
   ·阻性板室位置分辨能力的理论研究第45-51页
     ·雪崩电荷的形成过程第45-47页
     ·阻性板室的电容模型第47-48页
     ·电荷在阻性碳膜上的扩散过程第48-51页
   ·不同宽度读出条对阻性板室性能影响的模拟及实验研究第51-56页
     ·研究目的及计算模型第51-52页
     ·电荷扩散过程的电荷信号模拟第52-54页
     ·电荷扩散过程的电流信号模拟第54-56页
   ·不同电阻率高压极对阻性板室性能影响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第56-62页
     ·研究目的及计算模型第56页
     ·碳膜电阻率对电荷扩散速度的影响第56-57页
     ·碳膜电阻率对电荷扩散分布的影响第57-62页
     ·研究结论第62页
   ·不同数据采集时间窗口对阻性板室性能影响的模拟与实验研究..第62-67页
     ·研究目的及计算模型第62-63页
     ·时间窗口宽度对电荷扩散信号影响第63-66页
     ·研究结论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不同规格高位置分辨阻性板探测器单元的研制及性能测试第69-102页
   ·高位置分辨RPC 探测单元的研制第69-86页
     ·探测器结构第70-71页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71-7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76-82页
     ·性能测试第82-86页
   ·二维读出的MRPC 探测单元的研制第86-96页
     ·二维读出结构的初步设计第87-89页
     ·二维读出结构的模拟计算第89-92页
     ·二维读出RPC 探测单元的性能测试第92-96页
   ·大面积二维读出的MRPC 探测单元的研制第96-101页
     ·探测器结构及工作参数第96-97页
     ·性能测试第97-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μ子成像算法实现第102-119页
   ·断层成像重建算法架构第102-106页
     ·传统断层成像架构第102-104页
     ·多次库仑散射信号架构第104-106页
   ·Point of Closest Approach (PoCA) 重建算法第106-110页
     ·二维PoCA 算法介绍第107-108页
     ·PoCA 算法的软件实现第108-110页
   ·PoCA 算法对模拟数据的重建第110-118页
     ·实验框架第110-111页
     ·模拟实验及重建结果第111-116页
     ·测量误差对成像结果的影响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系统的性能测试及成像研究第119-136页
   ·μ子径迹探测器系统的搭建第119-125页
     ·实验系统第120-121页
     ·系统的位置刻度第121-124页
     ·数据分析及处理第124-125页
   ·μ子径迹探测器系统的性能测试第125-126页
   ·利用宇宙线μ子对重核物质成像的实验研究第126-134页
     ·用于图像重建的数据分析第127页
     ·像素为物体大小的重建图像分析第127-129页
     ·像素小于物体大小的重建图像分析第129-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6-141页
   ·研究总结第136-139页
   ·工作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体系统诱导少体量子纠缠与关联
下一篇:SUNIST单粒子模拟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